江氏看眼门外,还好姜枣去溪边洗菜了没听见这些话。

    “不要在你们嫂子面前胡咧咧。”江氏警告一双儿女,末了吩咐柳儿跟阿岩去给哥哥喂药“莫喂撒了,眼瞅着像要变天儿了,不好洗晒褥子。”

    这会儿正是饭点,小溪沿岸没人洗菜,姜枣乐得从容自在。

    她打小就知道,农村人爱嚼舌根,平日里能躲则躲。

    见小溪上下游没人,她便不紧不慢地一边洗菜一边观察周遭环境。

    这条山涧溪流,沿着山坳流向远处,流向与他们上山的路几乎垂直。

    山里人家沿着小溪两岸分布,还有些人家在半山腰。

    沈回舟家处于小溪比较上游的位置,距离其他几家都不算太近。

    如果不是有人像那个胡婶子一样刻意来访,倒也清净。

    姜枣看着眼前与儿时村落颇为相似的环境,忍不住想起奶奶跟爸妈。

    也许在那个世界,她已摔成植物人或者死了吧?他们仨肯定很难过。

    不过,万幸的是,她用上班两年打两三分工攒的钱,给他们三个都买了农村养老统筹,以后也算有了一点微薄保障。

    “嫂子,洗好了不?走,回去。”沈柳冷不丁从后面冒出来,吓了姜枣一大跳,她险些一头栽进水里。

    沈岩眼疾手快一把将她扯了回来“嫂子要是被你吓得掉进水里,娘非扒了你的皮不可。”

    姐弟俩相差一岁,平日里斗嘴惯了,大小事都能掐起来。

    沈柳歉然地冲姜枣笑了笑,接过她手里的竹菜筐子“嫂子,走,回吧。”

    姜枣搓搓冻僵的手,指了指水底“这溪里的鱼咋这么稠?平日里没人捞来吃吗?”

    一群溪石斑从水底大石头里钻出来,抢食掉落的菜叶子,看起来悠然自得。

    沈岩随手捡起地上的一块石头,回身扔进溪里,吓得鱼儿四散逃窜“这些小东西贼着呢,滑不溜丢,不好逮,捣鼓半天还不够塞牙缝的。”

    姜枣点点头,这条水流说是溪,其实更像一条河。

    目测河宽两三米,水流充沛,河中散布着大大小小的石头,鱼儿一听见动静就立马钻进石头缝缝里,除非用网捕,徒手抓鱼怕是效率极低。

    “别看它们小,味道倒极好。”柳儿似乎在回味着什么。

    沈岩嘻嘻一笑“姐,你是馋肉了吧?”

    沈柳懒得理他,拉着姜枣越过他往家去。

    晌午饭跟昨晚完全没法比,甚至连早饭都比不上。

    想必招待亲家公的两顿饭,已是沈家目前能拿出来最像样的待客吃食了。

    姜枣看着桌上没几丝油花的白水煮萝卜青菜,再看看锅里几乎能照出人影儿的苞谷粥,忍不住有些发愁。

    天天吃这种饭菜,啥时候才能把这具身子骨养得壮实些?

    江氏盛了四碗稍稠的粥出来,剩下一碗留给自己,见姜枣望过来,笑笑道“你们都在长身体,多吃些。”

    姜枣想起小时候家里穷,妈妈也经常对自己说这样的话,忍不住眼眶发酸。

    她默默扒拉着饭菜,暗想,在这里寄居的日子,一定要努力改善伙食,只有身体结实才有逃跑的可能。

    她莫名其妙想到了那个瘫痪丈夫,长期少荤腥,再加上不能动,怕是很容易便秘吧?

    沈柳飞快扒拉完饭,端着盛好的饭就要去喂沈回舟。

    姜枣站起身看一眼锅里,方接过碗,将碗里稍稠的粥分了一些给江氏,然后从锅里撇了一层才凝固的厚厚粥油。

    三人不解地看着姜枣。

    她将菜汤倒了一些在饭里,有些面红耳赤地道“粥油对肠胃好”

    江氏点点头,听阿岩说回舟最近出恭是比前几个月艰难一些,哎,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哪里有油水润润肠子?

    她赞许地看一眼姜枣“让柳儿去喂吧,你先吃饭。”

    改善伙食这个念头,在姜枣脑海里扎了根。

    她躺在床上,回想着看过的穿越种田文,改善伙食先得有银子吧?

    但穿越文里的那些发家致富手段,似乎都不太适合沈家目前的情况。

    做猪下水出山卖?算了吧,沈家目前一个铜板恨不得掰成十个用,哪里有钱瞎折腾?

    做神仙凉粉?这时节,山上树才刚刚冒芽儿,到哪儿去找神仙叶子?即便做橡树凉粉也够呛,又不能饱肚子,谁肯花钱买来吃?

    卖草药?她倒是认得一些草药,但也是一知半解。

    空手套白狼可太难了。

    “嫂子,你咋还不睡啊?”江氏今天去睡隔壁房间了,沈柳跟姜枣一个房间,她听姜枣烙煎饼似地翻来覆去睡不着,忍不住嘟囔一句。

    姜枣叹口气“就睡,就睡。”

    第二天是个难得一见的好天气,半上午太阳热烘烘的。

    江氏多日阴郁的心也变得明朗几分“昨儿看着都要下雨了,今儿还晴了,柳儿,把你床上的铺盖搬出去晒一晒,晚上睡着也暖和一些。”

    姜枣看一眼沈回舟的屋子,门窗紧闭着,宛若一座沉寂的牢笼。

    昨天她一进屋就闻见一股浓重的药味儿,混杂着淡淡的排泄物味儿。

    虽然她跟这人才见过一面,但还是忍不住开口道“娘,要不把回舟搬到院儿里晒晒太阳吧,我听人说这样昏迷不能动弹的,要多晒晒太阳,最好还能经常揉一揉胳膊腿儿、翻翻身,免得长褥疮、抽筋儿。”

    说完沈柳忍不住怪自己多嘴,万一按着按着那人康复了自己不就栽了?

    但她向来是个热心肠,算了,说就说了吧,康复又不是一日两日的事儿,说不定还没等他康复她就逃了

    想到昨天回舟喝了粥油,听阿岩今儿说出恭便顺畅许多,江氏对姜枣多了一丝信任。

    她知道回舟素来要强、爱面子,自从受伤昏迷后,平日里尽量不让他见外人。

    但听姜枣这么一说,就释然了。

    只要对儿子身体好,能让他少遭罪早些好起来,别的都是虚的。

    他们合力将沈回舟的竹编架子床搬到小院儿,调整姿势让他背对太阳侧躺着。

    姜枣拉过沈岩,教他如何给沈回舟按摩“力道要适中,这几个位置要多按压几次”

    她之前在疗养院做过一段时间兼职,上过统一的按摩培训课,虽说不是专业的,但也不完全算门外汉。

    姜枣认真传授按摩法子的模样,让姜氏心里欣慰了几分。

    看着比柳儿高不了多少的姜枣,她忍不住想起曾经的自己。

    她不指望这姑娘现在就能跟回舟亲近,小儿媳能真心替回舟考虑到这些,她这个当婆婆的也知足了。

    但她仍忍不住想早日让二人同房而眠。

    万一冲喜真的有用,回舟也能早日好起来,家里的日子就不会越来越难了

    当然,这种事她不好当儿女面提出来,再等个两三日吧,江氏心想。

    “娘,趁今儿天气好,咱去后山打些柴禾吧,灶头没多少柴禾了。”沈柳雀跃道。

    虽然突然赤贫,但江氏把两个孩子教导得极好,性情乐观、开朗,没有因为贫穷而郁郁寡欢、怨天尤人。

    姜枣正愁没法子改善伙食,听柳儿这么一说,就想去山里撞撞运气。

    穿越女主总会有些光环吧?要是能在山上碰见撞树自杀的兔子、绊倒人的人参

    啧啧啧,想想都激动!她忙插嘴“我也去吧,多个人手还能多打捆柴。”

    沈岩生怕自己被留下来看门,没心没肺地道“嫂子,你才来多歇歇,还是在家陪哥哥吧。”

    江氏以为姜枣还是孩子心性,也想去山里玩儿。

    就打趣道“那今日娘就偷回懒,在家把之前没绣完的帕子都绣完,你们仨去吧,就在屋后山里转悠,别跑远了。”

    三人忙连声答应,带着家中仅有的两把柴刀上山去了。

    这座山颇为原始,藤蔓、野草、野生竹林、杂树爬满了林子,人行走其中脸被剌得生疼。

    “嫂子、沈柳,那里有棵枯树。”

    沈岩眼尖,总能发现被虫蛀的枯树,三人合力,一会儿功夫就捡了一大堆柴禾。

    “我去弄几根藤子来拴柴。”沈岩朝着一大片葛麻藤架走去。

    姜枣一听突然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短视频,忙跟着沈岩一起朝藤子架走去。

    “嫂子,不就砍几根藤子嘛,不用你搭手。”

    姜枣只笑笑,不说话。

    只见那一大架子藤条上,有很多长了疙瘩,姜枣自顾自地将长了疙瘩的藤条都砍了下来,足足有一大捆。

    姐弟俩狐疑地看着姜枣“嫂子,你砍这藤条疙瘩做啥?当柴啊?”

    姜枣故意卖了个关子“等会儿就知道了。”

    他们到家时,江氏刚好绣完一张帕子,看见姜枣挑着的一大捆藤条疙瘩,她有些神情复杂地笑了“咱们中午有肉吃了。”

    姜枣掰开藤条疙瘩,里面瞬间掉出许多白嫩、两头尖中间鼓的肥虫来。

    姐弟俩看得直吐舌头“yue!蛆!”

    村里孩子小时候都吃过的烤蚂蚱、蜂蛹、知了,他俩小时候也吃过,但吃蛆?倒是头一回听说。

    在此之前,他们一直以为这疙瘩里是蛾子的卵,没想到是这恶心玩意儿。

    江氏经历过饥荒,对葛根虫并不陌生,但这么多年家里也没短缺过粮食更没闹过饥荒,所以她早就忘了这一茬。

    看两个孩子嫌弃的模样,她忍不住好笑“这叫葛根虫,干净得很!”

    家里没油,姜枣只能用小火慢焙那半盘子葛根虫。

    “这能吃吗?看着有些膈应人。”沈柳看着那被炕得蜷成一团的虫子,忍不住小声嘀咕了一句。

    焦香越来越浓,虫子也由最初的浅白色慢慢变得焦黄。

    沈岩忍不住吞了一大口口水,姜枣用铲子铲了四只“尝尝看。”

    四个人表情各异地将虫子放进嘴巴里。

    不加油的葛根虫虽少了油香,但清甜、焦香味十足。

    “比蜂蛹好吃!”

    “好香啊,嘎嘣脆!”

    这可是纯天然的优质蛋白质啊,搁现代得一两百块钱一斤了。

    不过,这东西费时费力,那么大一捆疙瘩才弄了半盘子,还是得想个更省力的法子改善伙食。

    “再过两三日,我把帕子都绣完,也得去镇上买些粮种了。”饭后江氏又开始绣起花来。

    姜枣盯着她手中的绣花针,陷入沉思。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1_31015/364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