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八零年代回国建厂 > 第 76 章 商场开业
    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各大火车站和汽车站。br/>

    无数的人都坐上了到同市来的交通工具,九折,商品还供应充足,不需要工业票,这对于人们来说是少有的捡便宜的日子。br/>

    张爱国刚开始收到周边各省的恭喜电话时,还笑的合不拢嘴。br/>

    等到电话越来越多,说的内容都是多少多少车在往同市来,甚至还需要临时加派车辆的时候……张爱国发现不对劲了。br/>

    按照这些人的电话,如果说的都是真的,那么商场开业第一天的客流量将是无法预估的可怕数字。br/>

    他赶紧打电话给李麦芒,他知道,李麦芒准备给工厂员工放假来着。br/>

    没办法阻止其他省的人过来,好歹客流量能少一点是一点,让麦芒工厂的人这几天先别过来。br/>

    同时问问她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引流,以备不时之需。br/>

    李麦芒也没想到这个,怎么说呢,这个年代的交通,她坐过,体验感实在是糟糕透了。br/>

    哪怕是飞机,她也要时刻提防着飞机失事。br/>

    速度慢,道路差,超载严重……总之,出一趟远门是非常不舒服的事情,如果再带上沉重的行李,简直就是历劫。br/>

    就是这样的交通条件,才让李麦芒没有想到这商场开业会有这么多人来,大家伙的热情……未免太高涨了。br/>

    “这样,你现在就安排人在各个门口拉警戒线,规划出来排队的路线,还要规划出来的路线,二者分开,所有的人来了之后必须排队,哪怕是刚开始人少的时候,也要顺着排队路线走。br/>

    在四周放上电视,不间断的播放,哪怕没有电视节目,播放录像带,也要保证电视上一直有节目,让大家在排队的时候不至于烦躁。”br/>

    引流是不可能引流的,大家来这里,大多数人就是奔着买东西来的,奔着九折来的,除非再有同样的九折优惠买东西的地方,否则都不愿意错过这机会。br/>

    张爱国也知道开业这事非同小可,一不小心好事变坏事,那就惨了,这商场可能都会遭受重创。br/>

    剩下的二个商场能不能继续开业,就看他们这第一商场的。br/>

    当天紧急调动警察,甚至麦芒工厂的工人们都被拉壮丁,穿着统一的厂服,准备充当工作人员,疏散人群。br/>

    这样大规模的人口移动是很少见的,他们也没有经验,只能按照李麦芒说的那样,做好提前准备。br/>

    若不其然,还没到冬至呢,前一天,就已经有零零散散的人群聚集在商场周围,他们穿着厚厚的衣服,戴着手套和帽子。br/>

    用一口并不标准的普通话打听着商场什么时候开业。br/>

    在听到明天早上九点开业的时候,带着没有来迟的庆幸,又带着来早了的担忧。br/>

    因为来的早,很多人并没有住的地方,就打算在车站或者是其他的地方勉强凑合一夜,甚至是一晚上不睡觉也没关系,来的路上已经睡过一阵了。br/>

    火车站和商场都开始提供免费的热水br/>

    (),有不少人用热水就着自己带的干粮(),蜷缩在角落里。br/>

    张爱国带着人到处视察,看到有这么多人,决定明天提前开放商场。

    br/>

    “提前开放,他们也就能提前进去,少受点冻。”br/>

    他第一次觉得,商场在冬天开业不是个好主意,也许像另外二个商场那样,夏天开业会更好。br/>

    晋省的冬天很冷,人们聚集在一起,互相询问着是哪里人,过来买什么的。br/>

    “买个彩电,我儿子过年结婚,我们那供销社的彩电卖完了,说是要过段时间才能来货,我算了算,在这买九折的更便宜,就来了。”br/>

    “我要买个摩托车,准备自己干摩的,我看也挺挣钱的。”br/>

    “我是来给我们厂买电脑的,我们小厂子,跟人家工厂也联系不上,领导就派我过来买一台就回去。”br/>

    今天晋省的夜里并不安静,除了这些提前到达的外地人之外,警察和工人们也都是轮班倒,整夜都有人执勤。br/>

    凌晨的时候,商场外面的工作人员就开始指挥人排队了,不只是提前抵达的外地人,还有想来抢购商品的本地人。br/>

    这些人乱糟糟的在商场外面,他们必须要安置好。br/>

    现场一片嘈杂,人的声音,车的声音,不大声说话,根本听不到说的是什么。br/>

    “彭”的几声,四周的电视机被打开,与此同时,安置在高处的喇叭也在几声测试后,开始循环播放“请大家有序排队,不要争抢,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br/>

    此时的电视上并没有节目,有专门负责电视机的工作人员给电视换上正在热播的《红楼梦》录像带。br/>

    因为录像带不太够,所以几台电视播放的并不是同一集,还有的电视播放的是电影。br/>

    电视节目一出来,大家的声音就小了很多,在听工作人员指挥的时候,眼珠子还跟着电视机。br/>

    天蒙蒙亮的时候,李麦芒坐车过来了,商场前面的广场密密麻麻的全都是人,排队进场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br/>

    现在是六点四十五,距离张爱国重新调整的七点开门还有十五分钟,目前看起来没什么问题。br/>

    商场里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了,所有的销售人员最后确保商品摆放没有问题,价格标签没有问题,也为等会儿要面对的人群做好心理建设。br/>

    七点一到,商场正式打开大门,人群快速的移动着,最前面的人几乎是跑着,直奔自己要去的地方。br/>

    边跑,视线随时关注着两边,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br/>

    “我要那个自行车(电动车、手表……)!”br/>

    所有人都在快速的跟销售员沟通着,而销售人员则是快速的从他们手里接过钱,数好,开发票,从库房拿新货,打开展示没有问题,再封存,交给对方。br/>

    这只是刚开始,仪式感都还在。br/>

    等到门店被人群包围的时候,他们就只剩下数钱,开发票,库房拿货下一个。br/>

    根据设计时候的标准,这个商场同时容纳一万人br/>

    ()购物是不成问题的(),两万人就危险了()[(),不是建筑问题,而是容易造成踩踏事故。br/>

    人群稍微出现一点慌乱,在封闭且拥挤的环境下,都容易造成人祸。br/>

    所以在商场门口负责放人的工作人员往往都是等,看到有人出来之后,才会放人进去,让里面的人数尽量维持在平衡状态。br/>

    进的时候一个个健步如飞,出来的时候都是步履维艰。br/>

    谁身上要是没有大包小包的东西,简直就是白来了。br/>

    商场里,循环播放:“请保管好您的随身物品,注意脚下路滑……”br/>

    音乐什么的,完全不需要,在这个浮躁的商场,大家需要的都是速战速决。br/>

    跟一楼二楼的火热相比,二楼是最冷清的地方,只有少数本地人会上来带点吃的回家。br/>

    店里门可罗雀到,他们都可以从二楼往下围观一楼二楼的盛况。br/>

    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场上排队的人有增无减,带着儿童的本地人也加入了排队大军,听说里面有个免费的游乐场。br/>

    广场上时不时会有骚动,很快就会有工作人员及时过去处理。br/>

    张爱国心有余悸:“幸好听你的提前做了准备,要不然……”br/>

    他真不敢想象,这么多人同时冲进商场,商场这会儿会乱成什么样。br/>

    “别在这感慨了,你还是想想,怎么保证里面的商家货物充足吧。”br/>

    正在打电话通知各部门把库存装车,随时准备运过来的李麦芒抽空回了张爱国一句。br/>

    商场的大小是有限的,很多商品的库房大小也有限,按照她在这里站的这段时间的统计,大概不到中午,他们工厂的第一批库存就要告急,要加派车辆进行运输。br/>

    唯一庆幸的是,工厂的库存还算充足。br/>

    她这么一提醒,张爱国想起来,着急忙慌的给入驻的工厂打电话,让他们快点拉货过来。br/>

    其实根本不用张爱国催,李麦芒培训员工的时候,他们也靠着张爱国牵线搭桥,送了员工过来学习。br/>

    员工早就打电话通知他们目前的销售情况,让他们送货过来了。br/>

    在商场入驻的工厂大多都是本地企业,这很正常,现阶段,本地保护政策是最突出的时候。br/>

    本地工厂有个优点,那就是反应迅速,哪怕后知后觉,派过来的运输队也总算是在商品销售一空之前,给仓库补上货了。br/>

    接下来又要马不停蹄的赶回去继续补货。br/>

    穷,是人们对这个年代的集体记忆,可是这个年代的人们还有另一个特色,那就是敢消费,因为大家对未来是充满希望的,同时对美好生活又充满了向往。br/>

    作为国内第一座大型商超,同市第一商场的开业牵动着无数人的心。br/>

    各地的媒体记者也都在天亮后陆续到达现场。br/>

    光是场外的盛况就足以让他们报道个不停,而场内受限于人数,每次也只能进去一家媒体,必须携带官方证件才能进入。br/>

    而同市商场的种种操作,也给还没有投入使用的另外二座商场提供了示范。br/>

    李麦芒在广场没多久就回工厂了,没想到工厂居然来了个卧龙,还是经人推荐过来的。!br/>

    ()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2_2186/4926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