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四合院:神厨 > 第33章 命运的大门并
    当大领导离场后,刘姨便在客厅里陪伴着苏夜聊天。

    没过多久,苏夜的目光便被那台古老的留声机所吸引。

    自踏入这座别墅以来,苏夜便对这台留声机保持着关注。

    在当前这个时代,这样的物件实属罕见。

    娄家确实拥有一台,但却将其小心翼翼地珍藏在娄父的书房内,当作一种装饰品展示。

    毕竟,身为资本家家庭,若在客厅赫然摆放一台留声机,

    难免引来他人非议。

    因此,娄父索性不再取出聆听,而是将其作为陈列品置于书房之中。

    婚后,娄晓娥曾多次向苏夜提及此事,

    表示那台留声机已多年未曾启用,从她儿时的记忆中,那美妙的旋律便再未响起过。

    直至今日,娄晓娥仍对其怀有深深眷恋之情。

    有时夜晚静谧时分,娄晓娥还会轻声吟唱几曲,供苏夜欣赏。

    此刻,面对眼前这台曾在原着“七零零”中出现过的留声机,

    苏夜不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显然,大领导和刘姨平日里并未常听,

    至少苏夜多次来访,从未听见其播放过任何音乐。

    察觉到苏夜的目光始终停留在留声机上,

    刘姨微微一笑,开口询问:“小苏,没见过这个东西吧?”

    “见过的,我曾在岳父家中见识过一次,只是他视若珍宝,很少拿出来用。”

    “刘姨,我们可以放一下唱片听听吗?”

    苏夜微笑着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娄父的身份背景,尽管外界可能不甚了解,

    但大领导心中却十分清楚,关于苏夜的社会关系,他们同样有所知晓。

    苏夜早已向他们坦陈过娄父的过往,

    当时大领导曾掷地有声地说过这样一句话:

    “对于那些曾经支持过我们的爱国志士,我们会真诚对待。”

    “只要他们不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不做欺压百姓之事,他们就是我们的朋友。”

    得到了这样的肯定答复,苏夜内心宽慰不已,

    这无疑是对娄父的一种正面定位,也为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了转圜余地。

    “当然可以播放,我来教你,学会了以后想听就可以自己放。”接着,刘姨走到留声机旁,

    耐心地教苏夜如何放置唱片,并示范了如何摇动摇杆启动唱臂。

    留声机盘面上有一个防止转动的开关,

    需先将开关拨至制动位置,将唱片放上后,用力摇动摇杆直至感到阻力增大,

    然后放开制动开关,唱片方能开始旋转起来。

    当唱针接触到唱片的那一刹那,喇叭中流淌出了悠扬动人的旋律,

    正是那首脍炙人口的命运交响曲。

    久违的音乐令苏夜沉醉其中,刘姨见状明白,

    眼前的苏夜确实是真心热爱并理解这音乐。

    通过今天大领导对苏夜的态度,刘姨也意识到,

    苏夜绝不仅仅是个厨艺出众之人,其背后必然有着更深的故事。

    立志追求卓越并不稀奇,真正难得的是能在淡泊名利中坚守自我。

    苏夜显然是个身怀绝技之人,之所以一直低调行事,只因他在修养身心,不愿张扬罢了。

    尽管刘姨心中困惑为何如此年轻的苏夜会选择如此隐忍的生活方式,

    但她深知人各有志,难以强求。

    于是,一人站立倾听命运交响曲的荡气回肠,一人坐在一旁,品茗观瞧,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

    不久后,大领导归来,发现室内正播放着命运交响曲,

    脸上顿时洋溢起笑容,饶有兴趣地问苏夜:“你能听懂这样的曲子?”

    站在苏夜身旁,望着他专注聆听的模样,大领导不禁好奇发问。

    “以前偶尔听过几次,《命运交响曲》诞生于1804年,那时贝多芬已完全丧失听力恢复的希望,

    同时,他倾心爱恋的朱丽埃塔·琪察尔迪伯爵小姐因门第悬殊离他而去,

    加之德国正处在严酷的封建统治之下,多重打击接踵而至。”

    “然而,这位坚毅的音乐大师并未屈服于命运的捉弄,

    他决心用实际行动证明,即使失聪,也能创作出伟大的音乐作品。”

    “最终,这首撼动人心的曲目,就在这样一位失去听觉的作曲家手中孕育而生,震撼全世界。”

    苏夜的目光平静如水,娓娓道出那段命运交响曲背后的创作历程。

    此刻的他,仿佛一块看似干涸却蕴含水分的海绵,

    只需稍加触碰,便会流出更多意想不到的内涵。

    大领导深受触动,自从结识苏夜以来,

    无论是在菜品渊源和历史方面,还是在历史知识的广博程度上,

    苏夜均展现出超乎寻常的见识,甚至一些他本人未知的事物,苏夜也能洞悉。

    而现在,竟发现苏夜对音乐领域的知识同样颇有研究,

    这让大领导倍感惊讶与震撼。

    要知道,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才仅仅二十岁。

    大领导不禁回想自己二十岁时在做些什么,

    最后他得出了结论——自己在诸多方面都比不上苏夜。

    不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学识视野,自己均略逊一筹。

    这种感觉使大领导突然有种老去的错觉。

    “那么,你能否谈谈你对《命运交响曲》的理解呢?”大领导追问。

    “何谓命运?在我看来,生活中既有困苦、挫败与不幸,

    又有快乐、成功与期待,这便是所谓命运。但人不应受命运摆布,而应把握自身命运,勇于与逆境抗争,唯有如此才能收获幸福,建立属于自己的丰功伟业。”

    “从全曲的四个乐章来看,无论是第一乐章的紧迫、严峻及悲剧色彩,

    或是第二乐章在各调性上的反复游移,如同粗犷的嘶吼,再到第三乐章中命运主题的不断扩散,时而紧张不安,时而跃跃欲试,以及第四乐章中充盈着光明与无比欢乐的情感,描绘了一场胜利庆典的热烈场景。”

    “实际上,这一切都流露出贝多芬的无奈与抗争之心,

    虽失聪,但心灵并未沉寂。他通过这部作品告诉人们,命运的大门并非牢不可破,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突破。”

    苏夜这一番平淡却又深刻的解读,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大领导和刘姨的心湖,

    激起层层涟漪。

    “哎,真是可惜了,太可惜了!”听完苏夜的见解,

    大领导的目光投向苏夜,口中发出一声由衷的惋惜。

    如此人才却无意踏上仕途,与其共同攀登高峰,

    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但这也坚定了他日后与苏夜保持良好关系的决心,

    有这样的智囊型朋友相伴,将来行事将会更为周全、稳靠。

    至此,在苏夜深刻解读后的那一刻,

    在大领导的心中,苏夜已然晋升到了朋友的地位。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28_28571/2780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