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金句制造机,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 > 第86章 是我本人了
    “关于群体的概念,书里有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比如一群人站在一个开阔的广场上,尽管他们在同一时间聚集在同一个物理空间内,但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关注点。

    有人在喂鸽子,有人在卖唱,有人在旅游观光,还有的人只是在单纯地坐着歇息。

    因此这群人并不能称作群体。

    但假如在这个时候,广场上突然地震了,有人大喊一声——‘地震了,快往空地上跑!’,好了,这下子情况就有变了。

    由于统一产生了逃跑自保的心理,此时广场上的众人,就成为了勒庞概念中的群体。

    但有意思的是,勒庞特意指出,那些被严格组织起来的人群,其实也不算群体。

    比如在校学生、企业职工等,他们只是在行为上受到严格管理约束,并不具备群体的共同心理特征,所以不能称作群体。

    但有趣的是,在放学后、下班后,同样是这些人,当他们自发前往各种娱乐放松场所时,很可能就会摇身一变,成为群体概念里的乌合之众。

    大家不妨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之中,都有哪些人是符合上面的群体概念呢?”

    经过一开始石破天惊的震撼后,慢慢地,听众们开始品出了一点味道。

    似乎,顾知书也并非是完全在发泄情绪,而是真有学术研究的理论在内容之中?

    人的心理有时就是这么奇怪,假如面对一个服装怪异,胡子邋遢的怪人,你会躲得远远的,敬而远之。

    但假如那个怪人出口成章,出口闭口都是圣贤文章,是个饱读诗书之人。

    你会忽然间对他的观感产生一百八十度大反转。

    瞬间觉得这人是大才、是不顾世俗眼光的隐士,是扫地僧级别的大神。

    同样的道理,假如顾知书今晚是在单纯地发泄情绪,大家会觉得他是无能狂怒,歇斯底里。

    但当顾知书拿出“有说服力”的论据时,众人又会惊叹,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连骂人都骂得这么有理有据,文采斐然。

    而且,关于“群体”的概念,很新颖,很有意思啊。

    在公司上班的时候,老板总是喜欢搞团建,强调我们是一个团队、一个tea。

    估计顾知书今晚提出的说法,会让那些总喜欢道德绑架的老板和高管,心中感到十分不悦吧?

    等等!

    按照这个概念,网红的粉丝群体,又算是什么呢?

    平时直播间里的观众,似乎也不能被冠以“群体”的称呼吧?

    毕竟直播间里,鱼龙混杂,有人是图利,疯狂抢红包,有人是图色,疯狂发礼物。

    还有的人……

    嗯,是水军,是冲着观众老爷们的钱包而来,潜伏在直播间内伺机而动。

    他们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心理特征。

    在什么情况下网红粉丝大军才符合群体的概念呢?

    当然是在所有人目的一致的时候!

    比如,在有人的摇旗呐喊下,对某个特定目标对象发起网暴冲锋?

    好家伙,这是要直接分化瓦解人家粉丝的内部群体啊。

    我可不是说所有看直播的粉丝,都是乌合之众哦~~

    只有那些傻乎乎在领头羊的煽动下,参与到网暴之中的水军,才是降智的乌合之众!

    尼玛,这还等什么吗?

    还不赶紧进行正义的分离切割?!

    蕤雅已经能想象到自家粉丝分崩离析,甚至是互相指责谩骂的悲剧场面了。

    带节奏在直播间里,简直不要太轻易!

    不然你随便去一个直播间,发一句“输入‘护眼’二字能开启护眼模式”的留言,看看直播间里会飘过多少个“护眼”的弹幕……

    和蕤雅的绝望不同,大多普通的正常听众,已经进入到顾知书的节奏里面了。

    心想如果连学生和职工都不算是群体的话,还有什么人是符合群体的概念呢?

    正在听众们冥思苦想之际,顾知书稍稍停顿了一会,就开口说出一个让人惊诧不已的名词。

    “是股民,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股民,因为相同的愿望而聚集在股市上面,他们,是一个群体。”

    啊??

    所有人嘴巴张得老大,脸上尽是哭笑不得的表情。

    还能这样?

    股民属实是让人没想到的。

    吃瓜吃到我头上!

    但仔细一想,好像也是真是那么一回事,一个班里的学生有人是为了学习,有人是为了泡妞,有人是单纯应付家长的要求,敷衍了事。

    可股民不一样啊,总不会有人炒股不是为了赚钱的吧?

    不会吧不会吧?

    而且把股民形容成为乌合之众,似乎也太贴切了。

    要知道在社会上流传着一个经典说法,假如有一天连菜市场里的大妈,都在和你讨论如何从股市里赚到大钱的时候,

    不要犹豫,

    赶紧跑!

    在低位抛售,然后高位接盘,可不就是典型的乌合之众吗?

    是我本人了!

    真有意思!

    原本很多是为了看热闹而来的听众,现在也彻底被顾知书所讲的内容吸引了注意力。

    一方面内容观点的确是很新颖有趣,通俗易懂,能让人听得明白,听得进去。

    另一方面,他们倒真想看看,指桑骂槐的顾知书,到底还有多少高论,能够以这么委婉隐晦的方式,完成一场酣畅淋漓的反击。

    如果最后整晚的节目,都能保持着这种高质量的话,简直是互联网骂街的一场经典案例,估计会在将来被无数人反复研究讨论。

    正如老罗和王某的那场“世纪论战”,很难想象在十年之后,竟然会又再度爆火。

    并且让那句“你如果是被包养,就不要谈独立人格”,成为经典语录。

    我们现在每一个听众,都是在见证历史啊!

    想到这里,很多原本犯困到不行的听众,都一下子变得精神百倍。

    而网上关于本期《深夜巷话》的讨论,也在逐渐升温。

    和过去节目内容被集中在高校论坛内的情景不同,这一次,由于三行情书大赛的破圈,讨论的阵地,已经开始转移到了微博、贴吧、某乎等地方。

    而且由于是在深夜,几乎没有太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因此在各大平台,相关的讨论帖子都被推到了一个相当高的位置。

    “下面,我们来展开讲讲当人们聚合成为乌合之众,他们的表现和个体会存在哪些不同。

    第一,关于群体的智力下降,我们有句俗语,说人多力量大。

    正常来说,难道不是许多的个体汇聚成群体后,智力会叠加吗?

    但勒庞认为,可悲的是,群体的智力是低于个体平均智力的,并且群体的智力水平,基本取决于群体中智商最低的那个家伙。

    很多人一旦聚集起来以后,思维就会出现非理性、简单化、缺乏常识和逻辑等一系列特征。

    甚至看起来非常像是一个傻瓜……”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28_28104/2639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