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他说过我在练古琴。

    古琴又叫做瑶琴,和自己的名有一个相同的“瑶”字。

    他偏偏采用了另一个别名——七弦琴,来创作这首诗歌。

    还说什么琴弦悄悄系在心上,一年四季都和琴声在一起。

    哪里有人能跟琴声在一起呢?

    除非,

    你是和弹琴的人在一起。

    这首爱情诗歌里面,几乎已经是非常直接的露骨表白了。

    但却假以七弦琴之名。

    顾知书那家伙,整晚都在用这种又隐晦又热烈的方式在表白示爱,真是,真是……

    陈乐瑶此时满脑子都已经忽略了那个叫“泰戈尔”的诗人。

    且不说以她的专业素养,都根本没听过这个诗人的名字。

    即便真有,难道就会这么恰巧做出一首完全符合情景意境的诗歌?

    今晚的整台节目,都像是顾知书公器私用,在借着电台广播的形式,对着她在说悄悄话。

    无论是初遇与重逢,默契与懂你,嘟嘴与转身,亦或是具备独特含义的七弦琴。

    字里行间,都是属于只有他们二人才能听懂的“密码”。

    而她知道他会在今晚和她说话,他也知道她今晚会来听他的节目。

    这种含蓄又热烈的浪漫,几乎要化作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焰,把陈乐瑶整个人都蒸发在原地。

    红透了。

    也熟透了。

    此时陈乐瑶如果看一眼镜子,应该就能发现,自己的脸,已经红成了熟苹果颜色。

    嘴角弯起,眉梢含春,眸子里的潋滟波光几乎要溢出眼眶。

    怎是一个“诱人”可以形容。

    顾知书这首《系一根心弦》使出,

    也不知道是谁在谁的心上,系了一根心弦,弹了一曲欢歌。

    余音袅袅荡漾!

    杜夕月在纸上记下了整首诗。

    她伸手弹了弹纸张,眼中的深究之色愈发明显。

    她的直觉越来越强烈,总感觉今天晚上的主持人,似乎每一句话都别有所指。

    偏偏这种指向性又被他掩饰得很好,似有似无,若隐若现。

    反而更让人升起了去一探究竟的心思。

    杜夕月轻轻抿了抿嘴唇,微微有些干燥。

    顾知书没有在这首《系一根心弦》上停留太久,

    也不去解释太多。

    有时候适当的留白和略过,反而会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他要的就是陈乐瑶自己去感受、去领悟、去脑补那种滋味。

    自我沦陷,最为致命!

    顾知书口风一转,说道:“大家知道关于东方情人节——七夕的典故吗?

    “七夕又名七巧节、七娘会、女儿节等等,是由星宿崇拜演化而来。

    它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相传每年的七月初七,牛郎和织女才能于鹊桥之上相聚。

    人们也往往会在这一天,祈福祈愿,乞求巧艺,祈祷姻缘等等,是我国传统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节日。

    但人们提及牛郎织女,往往会唉声叹息。

    多么可怜的一对玉人啊,一年之中只有在七月初七这一天,才得以短暂相见。

    要知道,天上一天,人间一年,我们看见牛郎织女的一年,对他们而言,那是一段何等漫长的煎熬岁月?

    所以过往的诗词名家,提及七夕,大多是以哀婉、凄楚的格调下笔。

    让闻者落泪,见者伤心。

    而你们知道吗?

    在宋朝有一位叫秦观的文人,就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背景,写了一首《鹊桥仙》。

    他别出心裁,以一种新颖的视角,来讴歌了这段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

    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欣赏这首《鹊桥仙》。”

    顾知书这次停顿的间隔有点久,吊足了胃口。

    然后才缓缓出声道: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当最后“朝朝暮暮”四个字从扬声器之中传出时,

    不仅是陈乐瑶瞪大眼睛,愣在了当场。

    包括杜夕月在内,几乎每一个听众,内心都瞬间掀起了阵阵波澜。

    对于国人来说,古诗词和现代诗歌的意义,还是不一样的。

    现代诗歌虽然也很美,

    但对大部分人来说,属于那种感觉自己好像也能触摸得到的范畴。

    正如很多人在网上因无知或者是戏谑心态,说出来的那句话——

    “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说话的时候加几个空格键嘛,我都可以!”

    而古诗词就不一样了。

    估计没几个人敢拍着胸脯说,我上我也行之类的话。

    对于国人来说,形式上的美即使再华丽,也绝对比不上意境上的美。

    古诗词毫无疑问,在汉语言文化这个领域内,已经是将意境美这种东西,推进到一种堪称登峰造极的层次。

    那些贯穿数千年长河的瑰丽名言,哪怕你已经读过成百上千遍,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当它下一次再传入你的耳朵时,你依然会有一种忍不住皮肤颤栗的奇妙之感。

    那是流传在我们每个人血液之中的极致浪漫主义存在。

    又称——

    诗词之美!

    而在历史上数以千万计的诗词之中,能够顺利流传至今的,无一例外,都肯定有其独特的闪光之处。

    至于那些耳熟能详,几乎是老幼皆知的金句名言,则可以号称是诗词皇冠上那颗最闪亮的明珠。

    哪怕历经时间长河的风霜洗礼,它也依旧是光彩夺目,璀璨逼人!

    在顾知书重生前的平行宇宙之中,

    如果举办一场“你心目中最为惊艳的诗词名句评选”,相信这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定能在榜单上名列前茅。

    因为它太经典,太唯美,太浪漫,也太符合人们理想之中的爱情观了。

    在凝练到如此高度的两句名言面前,你甚至都找不到其他额外的形容词,去再为世间最美好的爱情做注脚。

    还有什么比时间和空间都隔绝不开的爱情,更为让人动容呢?

    连生死都不能!

    怎一个“妙”字了得?

    因此听闻者,几乎人人动容。

    如同一颗石子坠落心湖之上,激荡起层层波纹涟漪,久久不能消散。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28_28104/2639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