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厌世昏君亡国日常 > 第 57 章
    风萧萧兮易水……巴正铁河水寒,岸边,无数大宛王室跪在那里,宛若待宰的羔羊。

    隆冬时节,河水水面凝结成冰,呼出的气体沾到睫毛上,都聚成一颗颗小冰珠。

    他们聚集在一起,瑟瑟发抖,即使看到自己的大王晕倒了,也无人敢上前搀扶。

    王旗猎猎,大渊铁骑列队有序,呈众星拱月状,围绕着谢若玄。

    此时此刻谢若玄端坐马上,生杀予夺不过一念之间。

    褚倞问道:“这些大宛逆贼该如何处理?”

    谢若玄的声音毫无温度,比山巅之上的积年之冰还要冻人心骨,“都杀了。”

    褚倞一顿,“皇上的意思是……灭族?”

    一般打赢仗后,对蛮族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换一批人当政,只不过这批人需听从大渊的指令。二,杀光蛮族王室,将其他普通蛮族驱赶出境。

    谢若玄的意思好像更偏向第二种,大开杀戒,把在场所有人都杀了。

    谢若玄眼眸半弯,“自然是将所有青壮人都杀了,留妇孺老人一命。”

    褚倞得令,召集麾下将士,动手清理那些大宛王室。

    哭喊声不停响起,但在场众人无动于衷,好似早已习惯这种场景,习惯到已经麻木了。

    经此一役,大宛虽灭,但百姓犹在,他们需要土地来维持生活。谢若玄让褚倞驻扎在此,从大宛里重新挑出一名管理者,赐号“大宛王”,代替大渊管理大宛。与此同时,新王需向大渊俯首称臣,年年缴纳岁币。

    处理完大宛的事,谢若玄下一步目标是月羌。

    大概是看出谢若玄也想将月羌也灭族,游望之问道:“北地十六州目前已经全部收复,皇上还要继续追击吗?”

    继续追击将消耗大量的人力无力,大渊此次出战,目的在于收复北地十六州,现在目的已经达到,完全没有必要对月羌赶尽杀绝。

    若继续追击,将枉送无辜将士性命。

    谢若玄嘴角勾起一抹冷意,“追,犯我大渊者,杀无赦。”

    现在不永绝后患,难道等他们恢复战力后,再来找大渊报仇吗?

    那个时候大渊恐怕已经灭亡了。

    新朝初建,政局不稳,若外患入侵,山河又将动荡不安。

    换句话说,谢若玄就是要穷兵黩武。

    众人:“……”

    估计是谢若玄大肆屠戮大宛王族的消息传出,月羌闻风而逃。谢若玄亲自领兵追击,在沁勃山活捉月羌王族。

    高耸的山峰直入云霄,天地间白雪茫茫。月羌王族躲在雪屋里,被巡逻的海东青发现,刹那间,带着无数倒刺的铁丝网从天而降,将人一网打尽。

    此战大捷。

    雪粒子从天空飘下,轻若杨絮。青石古台上,上面积雪已经清扫干净,摆上了祭祀物品。礼乐悠悠,金旗清鸣,敬告天地。

    月羌王族被当做祭品圈在祭台下,铁甲执戟的大渊将士列阵以待,场面庄严肃穆。

    祭台上,谢若玄身着玄黑衮服,环佩相激,似冰玉之声。他身姿如松鹤立,腰佩天子剑,剑鞘古朴大气,剑柄上缠着朱红色缑绳,垂坠而下,落在骨节分明的手指上,红白分明。在礼官的指引下,他将五饮依次洒在大地上,完成祭礼。

    无数人目光灼灼地注视着这一幕,内心激荡。

    谁也没想到,这一战竟然真的大败月羌和大宛!

    不仅如此,还把大宛王族灭了,活捉月羌王族,在沁勃山上,举行祭天仪式。

    这一认知振奋了大渊上下,所有人都齐声呐喊:“天佑吾皇,天佑大渊,攘除奸凶,护我山河!”

    祭台下,谢嘉行站在人群中,仰头看着祭台上的谢若玄,眼中流露出艳羡之色。

    史书《大渊册·宣帝本纪下》记载——帝谢若玄率师历涉玉章,济巴正铁,斩获旗鼓,击月羌王余丹、相国、将军等五百六十八人,封沁勃,禅於奚托,登临故国。

    至此,月羌和大宛彻底沦为大渊的附属国。

    后世点评这一战,奠定了大渊北地安稳三十年的基础。

    得胜的消息传回大渊,举国震惊。

    而谢若玄的身份终于不再是谣传,而是确定了他宣帝的身份,就连乡野童谣都开始传颂起他的功绩。

    此战告捷,大军班师回朝。

    众人没料到,回程路上,谢若玄遭遇了刺杀。

    夜幕深沉,无星亦无月。大营篝火通明,值夜侍卫轮流巡逻,铁甲在深夜发出金属摩擦声。

    主帐内,谢若玄躺在床上休息,几名内侍进来换熏香和热水。他们照常干活后,却没有立即出去,而是悄悄来到谢若玄床边,掏出了藏在袖子中的匕首。

    几乎是刹那间,一名宫人向谢若玄刺去。

    匕首直奔脖颈。

    千钧一发之际,谢若玄睁眼了。他目光落在刺来的匕首上,干脆利落地转身避开了这一攻击。

    大概是由于他突然醒来,几名内侍大惊,连忙不顾一切,冲向谢若玄。

    “杀了他!”

    谢若玄一把掀起被子,挡住了刺来的匕首。营帐内的动静很快引来了巡逻守卫,有人大喊:“来人啊!有刺客——”

    瞬间营帐外火光亮起,有守卫朝这边奔来。

    几名内侍神色狰狞,手法也不再有顾忌,不管是否会发出声响,直接朝谢若玄袭来。他们动作极快,袭击要害,稳准狠,同时配合有度,显然受过极其严格的训练。

    谢若玄一边抓起铺着的毛毯,作为抵挡,迎向袭来的匕首,一边飞身而下,离开了死角。

    匕首一下划开毛毯,绒毛飞溅,几乎没有停留,追逐谢若玄而去。

    恰在此时,营帐门帘被一把扯开,一柄泛着寒光的长剑划破黑暗,对上了匕首。

    “铛——”

    金属碰撞声响起,那些伪装成内侍的刺客被震得后退一步。

    谢若玄侧过头,只见身着寝衣的游望之握着长剑,面色冰冷,将他护在身后。

    “此地不宜久留,皇上快些离开。”

    谢若玄说:“侍卫已经到了,游卿不必再拼。”

    然而话音未落,那些刺客再次朝两人袭来。他们面露狠色,扔出一根火折子,点燃了营帐,丝毫不给谢若玄后退的机会。

    他们在刺杀前,为防止失手,特意在营帐上洒满了火油。此刻一遇到明火,瞬间宛若烈火烹油,熊熊燃烧起来。

    不成功便成仁,那些刺客本就打着与谢若玄同归于尽的目的而来,现在一同被困在营帐内,正合他们的意。

    火势蔓延迅速,照亮了营帐内的情况。

    刺客共有六人,全部伪装成内侍,来行刺谢若玄。

    谢若玄一一扫过他们的面容,发现这几人颇为眼熟,最起码在他召集一众藩王进京以前,这些人就侍奉御前了。

    这倒是告知谢若玄一个信息,有人想刺杀他,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布局了。

    按照时间推算,那幕后之人原本是想刺杀谢子羲,但没料到谢若玄穿了过来。可他依旧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动这场刺杀,很显然,就是冲谢若玄而来。

    准确说,冲皇帝这个身份而来。

    谁在皇位上,谁遇到这场刺杀。

    外面声音杂乱,脚步声与叫喊声混在一起,有人主张救火,有人主张先救驾。营帐内,那六名刺客丝毫不给人喘息之机,三人攻向游望之,三人绕道攻向谢若玄。

    游望之长剑一凛,没有与之对招,而是选择护住谢若玄。

    就在这时,谢若玄拿起旁边的茶壶,砸向接近的刺客。一人退下去,另有两人跟上来,游望之抬手挡下三人,眼看那两人就要近谢若玄的身,游望之蓦地挥剑,击退三人,转身来到谢若玄身前,一剑挡下匕首。

    然而那两人只是虚晃一枪,一人缠上游望之,另一人身法诡异灵巧,避开游望之的长剑,刺向谢若玄。

    眼看匕首接近谢若玄,游望之没有丝毫犹豫,径直用身体替谢若玄挡下了。

    匕首刺进游望之的肩膀,他闷哼一声,瞬间鲜血浸透寝衣。

    也就在此时,火光被高高挑起,只见营帐被人从外面破坏,内里暴露在众人视线中。训练有素的侍卫第一时间冲进来,迎上刺客。

    那六名刺客遇到人数众多的侍卫,即使武功再高,也插翅难逃。

    褚倞赶了过来,“末将救驾来迟,还请皇上恕罪。”

    谢若玄看了他一眼,“传御医,游卿受伤了。”

    褚倞闻言,立即起身亲自去传御医。

    游望之捂着肩膀,淡淡道:“臣不碍事,眼下刺客尚未抓住,皇上没必要支走褚将军。”

    谢若玄说:“侍卫已经赶到,朕已性命无忧,卿不必多虑。”

    慕容翊指挥众人救火,谢若玄和游望之在裴梦全的安排下,暂时到另一营帐内休息。御医急匆匆赶来,给游望之治疗伤口。

    那匕首上涂了毒,是极为罕见的见血引,需要梵天花才能解毒。

    年迈的御医严肃说:“梵天花生长在南方,此地没有,只能先暂时压制毒性,等回京后再行解毒。”

    游望之点点头,“有劳御医了。”

    一切杂事结束,很快,抓捕刺客的侍卫传来消息,那些刺客全部提前服了毒,不等他们动手,就先毒发身亡了。

    没留一个活口。

    游望之闻言皱眉,“这些刺客训练有素,且长时间侍奉御前,甚至混迹军中……事关重大,还请皇上彻查身边人。”

    这时,慕容翊带着几名士卒走了进来。那些士卒手里拎着两个人,将他们押到了谢若玄面前。

    慕容翊禀报道:“末将在营帐外发现这两人鬼鬼祟祟,于是便将人绑了起来,请皇上定夺。”

    谢若玄目光落在那两人身上,问道:“鬼鬼祟祟?怎么个鬼鬼祟祟法?”

    慕容翊呈上一张小纸条,“末将在他们身上发现了这个。”

    纸条上写的是:丑时三刻。

    正好是刺客刺杀谢若玄的时间。

    看来这两人就是那幕后主使的内应。

    两人连忙磕头求饶,“求皇上明鉴,小人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啊!”

    慕容翊踢了他们一脚,将人踢噤声了,“皇上还没开口问你们,嚷嚷什么?”

    刺客身上什么都没有搜查到,而这两人身上,也只有这张小纸条,什么线索都没有。要查起来,极其不易。

    谢若玄发现这两人衣服上都绣着同一种花草图案,于是问道:“这花是什么花?”

    褚倞看了一眼,说:“是棣棠花,多生长于召府、显州。”

    召府、显州,召王和恭王的封地。

    上一世召王和恭王也是抵御蛮夷的大功臣,但这一世,他们却都待在封地,两耳不闻窗外事,仿佛不知道谢若玄要御驾亲征一样。

    谢若玄只看了一眼便收回目光,好似不在意审讯的事,只道:“诸位爱卿累了一夜,都回去休息吧。明日休营一天,后日再返回京城。”

    众人万万没想到,他竟然这样说。

    丝毫不在意自己刚刚被刺杀。

    谢若玄表现得云淡风轻,好像没事人一样,也不追究内应,仿佛早有预料。

    众人惊疑不定,一时摸不准他的态度,又不敢真的不管这件刺杀案。

    游望之道:“刺杀一事非同小可,还请皇上慎重。”

    谢若玄摆摆手,“不过一场小刺杀,游卿不用大惊小怪。既然游卿受伤了,还是早些回去歇着,养好身体为重。”

    因为刺客一事,今夜人心惶惶,他也没有要安抚众人的意思。

    游望之:“……”

    “那两名内应如何处置?”

    谢若玄说:“让褚将军严加审问吧。”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27_27460/3200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