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咸鱼后我又被迫科举了 > 第70章 第 70 章
    李立承是下午时候从家里面跑出来的, 他出了城门,来到芜河边,沿着河岸往北而走。

    三月天气, 绿柳拂堤,莺歌燕啼, 河岸两边尽是役者们修河筑堤的身影。

    行至途中, 李立承寻了匹马,马蹄疾疾, 赶在天黑前出了芜县地界。可偏生不巧, 他刚一落脚,就给一伙官兵围截了住。

    为首之人是成岳。成岳奉宋修濂之命, 领了两路人马来寻李立承, 一路往南, 另一路随他北上。他见着李立承并不与他废话,直接给人绑缚了双手,扔上马背,扬鞭而去。

    深夜, 县衙。

    宋修濂坐在公堂上批阅公文,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他刚要起身, 成岳带着李立承走了进来。成岳给李立承松了绑,识趣地退站一边。

    宋修濂走过来,与李立承道:“你小子能耐了,不告而别, 你知不知道你娘有多担忧你。”他话里虽含责备,语气却是温和。

    李立承还记着他给的那一巴掌,这会儿脸上的掌印还未消去, 与他也没个好气:“我不是留了字条吗?”

    宋修濂道:“你那写的什么?话都没说明白。你身无分文,无亲无靠,到哪里闯荡去?”

    李立承言辞不善道:“我爱去哪就去哪,用不着你管。”

    宋修濂听了这话,心里多少有些气,但他想起几个时辰前二人闹的个不欢而散的场面,便强行忍下了,说道:“我是你舅,怎么就管不着了。”

    李立承不言,将头偏向了别处。

    有衙役搬了张凳子来,宋修濂就势坐下,接着与李立承道:“这书你是不可能再读了,你不妨与小舅说说,接下来你想要干什么?看我能不能帮你一二。”

    李立承给脸不要脸,存心与宋修濂作对,他道:“我自己的事自己谋划,不用你管。”

    话都难堪到这般地步了,宋修濂也不再与他佯装情面,丢了先前的温声和气,厉声道:“要你说你就说,哪来这么多难缠的屁话。什么叫不用我管,只要我还是你舅舅一天,你的事我非管不可。”

    “你可真是霸道又不讲理!”李立承道,“我就是不想受你管制,才想着跑出去的。不想你硬是给我捉了回来,还想管我一辈子。”

    “谁说要管你一辈子了?”宋修濂从座位上起来,怒声说:“在你心里,你小舅我就是跪舔着管你呢?但凡家里有个能管得了你的,谁个要管你,你爱咋闹咋闹去,只要不犯着我,我才懒得管你。”

    “可现下这情况,家里除了我以外,没人管得了你,除了我外,没有谁能为你谋划未来,让你前路少些荆棘,多些顺坦。”

    李立承给他的话逗弄笑了,笑着说:“小舅,你知道吗?你身上有一点让我特佩服,也让我特厌恶,你这个人真的很自负,好像这世上离了你就活不下去似的。我就问你,我二姨夫三姨夫哪个比你差?哪个不比你有钱?我若去投奔他们,他们又怎会弃置我不管?”

    “所以,你这是打算去投奔他们?”宋修濂问。

    “才不是。”李立承撇嘴,没好脸色。

    宋修濂笑了笑,说:“是,你小舅我是穷,可我再穷也是一县之长,掌管一个县,县里哪个不得听命于我。再者,我做知县也只是一时的,日后还是要回京为官。如若混的好,高官厚禄不是不能。待到那时,管你腰缠万贯还是布褛褴衫,不都得听命于我。”

    “所以啊…”他在李立承肩上一拍,“一个人是否有前途,不能以钱来衡量,得看他的志向,看他有无上进之心。若那人胸无大志,便是诸葛在世,他也不过一摊扶不上墙的烂泥而已。”

    “立承,你的志向是什么?告诉小舅,小舅给你谋划。”

    李立承愣了愣,而后目光转向成岳,一指,道:“我要当兵,我要像他一样,提刀上马,驰骋一方。”

    宋修濂看了眼成岳,笑道:“成岳可不是一般的兵,小舅不是与你说过吗,他是皇上身边的侍卫。皇上念我影单可怜,将他暂时指派给我,待日后回了京城,他还是要回到皇上身边去的。既然你要像他一样,那你便跟着他练刀习武吧。你成岳叔叔性子好,有耐心,教你绰绰有余,你的习马术不就他教的吗?”

    “不,我不跟着他。”李立承说,“我要进京,做一名京兵。”

    宋修濂又看向成岳,与他对视一阵,而后转回,与李立承道:“你可想好了,当了兵便是为朝廷效命,凡事由不得你。小舅心里虽不愿意你去当兵,但我说过,只要你不触犯国家律法,无论你做什么,小舅都会毫无条件的支持你,帮助你。不过,我同意你没用,你要让你娘同意才行。”

    “好,这可是你说的。”李立承眼里腾起亮光,“我这就跟我娘说去。”说完,脚下如抹了油一般,一溜烟跑了。

    宋修濂喊了几声都没将他喊住。

    宋修濂想要问问他,他这个小舅就这么惹他厌吗?他宁愿跑千里之外的京城当兵,也不愿在他手下做事。是因为他逼迫他读书的缘故吗?还

    是因为李继双的死,让他这个做儿子的耿耿于怀这么多年。

    堂上灯火熠熠,堂下之人人影幢幢,心事无人知。

    接下来的三天,李立承使出浑身解数,软磨硬泡,左哭右求,愣是哄的宋若萍松了口,同意他进京当兵。

    三月中旬,宋修濂派成岳护送李立承北上入京,随马一同去的还有一封书信,宋修濂写给谢广筠的。他要谢广筠帮忙给李立承在军营中找份差事,能让这小子生存下来就行。

    之所以让成岳一路护送同行,除过成岳与李立承相熟已久外,最主要一由是成岳是皇帝的心腹。对于皇帝当初为什么派几个心腹随他来芜县,宋修濂其实心知肚明,明则说是保护他的人身安危,实则也是皇帝安插在他身边的眼线,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他们的监视。

    这两年来,成岳与皇帝之间通了多少回书信,宋修濂心里是很清楚的。这么久了,想必成岳很想念皇上吧。而且,成岳的家人都在京中,人也该回去看看了。

    一个多月后,五月初五,端阳节。

    宋修濂给衙里放了一天假,早上他在院子里逗宋景沅玩。宋景沅现下九个月了,已经能发出几个简单的音节,爹娘之类的音她发不出来,宋修濂教她的爸爸妈妈,她却能清晰地叫出。尤其“爸爸”二字,宋景沅叫的又清楚又响亮。

    “爸爸,爸爸”了一个早上,叫的宋修濂心花怒放,把她疼的不行,抱怀里亲了又亲。临近午时,下人端了一碗婴儿吃的肉粥来,宋修濂将宋景沅放回婴儿车里,端过肉粥一口一口喂给她。

    “修濂,我来吧。”李书书在一旁,想要从他手中拿过碗来。

    宋修濂不肯,他说:“书书,你歇着去吧,这种活儿我来就行。”

    李书书很无奈,一个上午基本都是宋修濂一人在哄娃,她光在旁看着,什么也不做,哪里就累了。有时候她觉得宋修濂对他们的女儿好的有些不可思议,让她心里隐隐泛起酸意,很奇怪的感觉。莫非真如宋修濂所言,她吃她娃儿的醋?

    她晃晃脑袋,魔怔了。

    一碗肉粥,宋景沅很快就吃了个尽。宋修濂擦掉她嘴角残留的饭渣,打笑道:“宋景沅,你可真是个小猪,一大碗肉粥全给你吃完了,照这么下去,你爹我非给你吃穷不可。”

    宋景沅小脸憋的通红,突然“呲啦”一声,一股难闻的气味入鼻而来。宋修濂喊一声小祖宗,你这刚吃完,就排出来了。

    兰姨赶紧过来,要抱着宋景沅去换洗,宋修濂却道:“我来吧!”抱出女儿,回屋换尿布去了。

    于此,宋家的下人早已习以为常,凡宋修濂在跟前,照顾小孩的事就不归她们管了,她们彻底沦为背景板,哪凉快哪呆着去。

    宋修濂给小孩换了身干净衣服,抱着她去了前堂。衙堂里有几个当差的值守,他一过来,有一官差递了封信给他。他抱着小孩坐到公堂上,将信拆了开。

    刚看了一半,小孩手伸过来,抢他手里的信。他一手抱小孩,一手将信举的老远,说道:“乖宝,别闹,容你爹爹我看完。”

    信为谢广筠所写。谢广筠说,他交待的事他都办妥了,李立承被他托人找关系入了禁军营,现下在营里做一名步兵,凡事有他照顾着,要他莫担心。

    信的最后是一首诗:

    京中芳菲四月花,花落有冢鸟还家。

    三杯薄酒不觉暖,何时与君话桑麻。

    诗名《君归》。

    宋修濂看着诗出了神,直到宋景沅的小手抓扯过来,他才晃回神。宋景沅抓着信纸就往自己嘴里吃,宋修濂一把夺下,“乖囡,你吃书信做什么,莫不是想把墨水吞自己肚子里,好装作自己是一文化人?”

    “哼,学问都是求出来的,可不是吃出来的。”

    宋景沅见信纸给宋修濂藏了起来,“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宋修濂哄道:“好了好了,知道你瞌睡来了,爹爹抱你回去睡好觉。”

    回去路上,宋修濂还在想着谢广筠的那首诗,心里浪花澎湃,一朵潮起一朵翻。嘴里念着,广筠,今生能得你一知己,宋修濂莫之荣幸!

    感激你,想念你。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27_27419/2485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