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了选择、判断、填空和问答题,确保全面考核大家有没有掌握好扫盲班的知识。

    为了这一次考试,姚芹再次自掏腰包:“考试满分的,每个人都可以领取毛线一捆!”

    “毛线是什么玩意?”大家疑惑。

    “是不是线啊?女人知道的东西?”有男人问道。

    虎妞连忙说道:“我们可没听说过,想来是姚少爷搞出来的新玩意,估计和棉线也差不多。”

    “不知道毛线这东西值不值钱啊!”

    “值不值钱都是白送的,只要考试满分就能拿到,有就不错了!”

    “我倒是觉得这玩意肯定值钱,姚少爷可是满脑子的新奇事物,至今就没看他搞出过没用的东西!”

    在众人的翘首期盼之下,考试卷子被下发了下来。

    南朝目前的科举考试,基本都是印刷量不大的考法,而且一年最多也就一次,而在姚芹的主持之下,扫盲班是三天两头地开展考试,因为姚芹对于题型的设置,卷面的字非常之多,和科举考试中题目一句话答题纸一张完全不同,抄写人员的压力会非常大。

    针对这一情况,姚芹也把油印给苏了出来。

    在打印机和复印件普及之前的年代,油印是学校里非常流行的方式,姚芹小时候亲眼看过老师们的操作。

    说起来也简单,就是用没有墨水的钢笔在蜡纸上抄写卷子,然后写过的部分就会形成空,在蜡纸下面垫上纸上,上面刷油墨,一张卷子就完成了。

    油印这事说简单也简单,但是说复杂也复杂,复杂的主要是两样东西的制作——蜡纸和油墨。

    好在这事姚芹早就开始琢磨了,有之前的一些基础,加上科学的“压榨”古代匠人发明家,蜡纸和油墨也不是技术含量多么高的东西,最终工匠们还是做出了差强人意的作品。

    虽然比不上后世,但是也能用了,只要能用,姚芹就满足了,工艺是可以满满改善的嘛!

    所以当扫盲班的学员们拿到试卷之后,都小心翼翼,因为油墨蹭到之后,不仅容易沾满手,还容易导致试卷上的字变的模糊甚至花掉。

    虽然姚芹没设置什么卷面分,但是出于对读书的崇敬,大家都很注意的。

    看到埋头考试的众人,和云破军、杨家父子等人一起监考的姚芹一本满足:老娘辛苦这么久,终于有了第一批识字的可以用的人了!

    明天就把羊毛工厂建起来!用羊毛经济搞垮匈奴人!

    刚刚这么一想,姚芹又立马忏悔:不不不,不能这么说,匈奴人也是华国人,咱们五十六个民族姚相亲相爱,我就是帮匈奴人认清单于的真面目而已!咱们这是共同富裕啊!

    说实话,姚芹一开始的时候,以为自己的充军经历是利用加qn叭叭三灵期七雾三溜广播剧漫画都有哦力大无穷的金手指,和姚万里一样成为先锋,勇于杀敌累功晋升,最终成为一员猛将。

    但是实际上,因为云居安对于自己天马行空的一些想法的欣赏,姚芹的充军是不停搞研发提高生产力、解放劳动力,不断发展民生和军工。

    理想和现实可谓是南辕北辙,但是姚芹渐渐也觉得乐在其中。

    不说别的,就说让姚芹杀匈奴人,虽然为了生存、为了北疆人民,姚芹完全下得去手也毫无心理负担,但是如果让姚芹在屠尽匈奴和匈奴内附中选一个,毫无疑问她回接受匈奴人归化。

    毕竟现代人嘛,谁还没有个蒙古族的朋友呢?

    姚芹想到当初大学隔壁宿舍有个蒙古族的妹子,和大家一起去刘彻的茂陵玩耍,听导游说卫青霍去病的事迹听的热血沸腾,回来就各种搜索恶补了卫青霍去病的功绩,而后“汪”地一声哭了出来。

    众人但是都一脸懵逼、面面相觑,不明白为什么妹子哭的这么伤心。

    好不容易等妹子冷静下来了,大家一问,才听到妹子说:“我看卫青和霍去病打匈奴,看得我热血沸腾,结果一查,发现匈奴竟是我自己!”

    众人:啊这……就很难评。

    总而言之,对于接受了民族融合的姚芹而言,虽然身处这个时代,能够感受到匈奴的可恶,但是她从内心又能够理解游牧民族的特性导致的匈奴劫掠。

    只要草原在那里,只要生产力没有达到近现代社会的水平,就是没有匈奴,也会有其他名称的游牧民族占领草原,效仿匈奴之举。

    所以当云将军把姚芹放在了民生科技研究员的位置上,姚芹一开始别扭了一下,而后已经很自然地接受了,并且已经开始幻想通过经济战击垮匈奴,获得一大片草地和一大群草原劳动力。

    经济战怎么能没有碾压性生产力呢?要有碾压性的生产力怎么能没有流水线工厂呢?

    姚芹看向扫盲班的工厂储备军,眼神别提多慈爱了。

    姚芹奇怪的眼神看的抬头走神的虎妞一抖,不小心就在卷面有了一个墨团,连忙收心认真回答起题目来。

    但是看着这些

    题目,虎妞越看越觉得离谱:自己之前真的学过这些玩意儿嘛?

    然而凭借残存的记忆,虎妞知道之前课堂上老师真的提过,只是自己记得老师提过,不记得答案是什么了!

    这一刻,虎妞感受到了后世学生们相同的痛。

    就连考试结束了,虎妞和同学们聚在一起,还不忘和后世学生一样聚众辱骂出卷人:“他出的什么鬼题目!有这样出题的吗?”

    “就是!他这样出题,就根本没想让大家拿满分吧?”

    “什么满分不满分的,只有你们几个人才敢肖想,我现在都怀疑我能不能及格。”

    “说到底都是出卷人的错!出这么难的题目,就是故意委屈我们!”有学生说道。

    边上一群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女纷纷附和:“这就是课间小故事里面说的魔鬼在人心吧!”

    偷偷路过众人的姚芹听到大家的话,不由心想:还好当初保密,没说是我出的卷子,不过这中年人遇见考试,烦恼也和青少年中考生高考生一样嘛!

    那是不是可以多套用一些后世锻炼学生的方法?——并不魔鬼的姚芹想到。

    第124章

    结课之后,扫盲班的“美名”传遍了边城。

    然而财帛动人心,总有人愿意去挣一些辛苦钱的。

    这一点在姚芹宣布羊毛工坊优先招收识字工人,并且开出非常好的待遇之后,以一种十分热烈的形态爆发了出来。

    现在大家只后悔自己没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27_27231/2442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