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听到姚芹的话,姜家人连连点头:“如果需要搞纺织,还是要找女人来比较合适。”

    姚芹连忙说道:“所以我需要一批女性工人,可是如果工人原本都没被人教导过,她们很难胜任工作,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

    这么说着,姚芹又继续说道:“想来不知纺织厂需要,后续男子需要上前线,为了保持稳定的生产,很多生产岗位都要用女性才行,这样才能保证不会因为开战影响生产。”

    这话说的也有道理,但是姜国公有一点不明白:“你开办女校和男女混校,这来读书的都是十来岁甚至十岁以下的男孩子女孩子,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这就是我要和您强调的扫盲班了。”姚芹解释道:“不管男女,只要是成年又不识字不识数的,都要去扫盲班里学习。”

    “他们日常要养家糊口,哪里有功夫上课?”姜国公觉得不妥。

    “又不是专门教之乎者也!每天晚上教半个时辰,每天教十个字,三个月就可以让人学会常用的一千个汉字!”姚芹说话的时候信心满满,这都是五十年代探索出来过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姜国公要是不信,不如让我先组织一期扫盲看一看?”

    第118章

    姚芹要主动揽事,其他人自然也想看看她能把这事办成什么样。

    只是办事与办事也有区别。

    干同一件事,有人是筚路蓝缕,有人则是衣来伸手,这期间的区别可大了去了。

    就比如说姚芹揽下来的扫盲班一事,如果有钱有老师,那办起来当然容易了,最容易的就是上课给补贴,何人不抢着上课?

    但要是这样,北疆的财政可支撑不起,姜国公也不会同意姚芹这么大手大脚的办补习班。

    而如果没有什么正规的老师,也没什么多余的钱财,姚芹能把这件事情办好,那才算是办成了。

    因此,听到姚芹的话,姜国公当场就说道:“让你试试也可以,但是你要知道,我们可给不了你什么协助。”

    姚芹是见识过后世扫盲班的,别说什么协助,只要有两个小学毕业的人,都能把这个扫盲班开办下去。

    这么想着,姚芹一口答应了下来,但是也没忘提条件:“没问题,当时老国公爷,您给不了什么协助,总不能一点都不给,是吧?”

    “你想要什么?”姜国公问道。

    “我们这个扫盲班,要是能办下去,后面也是要向其他城池和村镇普及的,这样的话,如果请老师,束脩就太高了。”姚芹看着姜国公说道。

    姜国公点头:“是这个道理,就是只请个童生秀才,这么大片土地,你要搞什么扫盲,怕是一笔不小的支持,要我说,能在主要的几个城池把这个扫盲班办起来就不错了。”

    “但是我有一个办法,不用花一文钱,只需要国公爷您发话就好。”姚芹立马说道。

    姜国公忍不住斜眼:“你有什么办法?可别是让我帮你强权压人啊。”

    姚芹连忙上前给姜国公捏肩膀:“姜爷爷您这说的,怎么是强权压人呢?咱们都是讲究人,讲究的是合作共赢!”

    “哦?”姜国公问道:“你这臭小子,没事国公爷,有事姜爷爷,能憋什么好屁?”

    姚芹别的不突出,就是脸皮厚得突出,闻言立马回答道:“那是香屁还是臭屁,姜爷爷您也要闻一闻才知道。”

    “滚滚滚!谁要闻你的屁!”姜国公一挥手,问姚芹道:“你说清楚,你想干啥?”

    “姜爷爷您觉不觉得,咱们府城和县城官学的学生们,平时天天读书,不懂民生经济,这当了官,也是被底下小吏糊弄,很应该增加一些实践的课程,给大家积累经验。”

    姜国公一听就明白了,暗道这确实是个好法子,但依然端着架子,不紧不慢地喝茶。

    姚芹看着姜国公的脸色,知道他并不反对,于是继续说道:“小子我看,他们还是历练少了,之前官学门口,有人卖煮鸡蛋,三文一个都有人买,还不觉得贵,要我说,哪怕是官学门口,这涨价也过于厉害了。”

    一般的鸡蛋一文两个,大一点的两文三个,断然没有水煮之后卖三文一个的道理,对方怕不是冤大头?

    当然,姜国公却不太清楚北疆的物价,问自己的五孙子:“这边的物价如何?”

    五孙子回答道:“之前云将军治理有方,米面的价格比咱老家只是略高一成。”

    听到五孙子这话,姜国公点头,一方面是暗自赞叹云将军确实是治理有方,北疆属于边城,而且耕种的条件远不如南方,米价面价依然能稳定在比自己老家只高一成,文治昌明。

    另一方面,姜国公也清楚了北疆的物价大致会如何,对于三文一个鸡蛋依然觉得离谱:“这官学的学生恐怕就没自己买过菜?”

    众人都不能更赞同。

    自此,姜国公算是下定了决心,要送学生们去锻炼了。

    只

    是……“这实践和积累是好的,怎么就要和你要办的扫盲班挂钩了呢?”

    姚芹闻言立马回答道:“咱们官学的学生,有些实在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您让他们过去割麦子,我都怕他们把野草留下把麦子扔了,所以不如发挥优势,让他们在村里给村里人讲解我们下发的各种政令,并且教村里人识字扫盲,在最后对每个村子的情况进行考核,按照通过人数比例,给学生们评实践课程的成绩。”

    姚芹继续补充道:“还有咱们的秀才们,不是七十岁以下的每年都要考核才能拿到禄米嘛?咱们可以让他们也去发挥一下作用,做得好的,奖励一些酬劳,做得差的,给一点惩罚,也是可以的。”

    姜国公问道:“这方法听起来是好的,但是你又怎么保证实行起来不会出问题呢?”

    “所以我们可以先试点!”

    “试点?”

    “就是先在咱们边城扫盲,积累了经验之后,选取几个村子、两三个城镇作为尝试扫盲的地方,再次积累经验,然后再进一步普及。”姚芹回答道。

    “那这试点地区的扫盲老师要怎么选呢?”不是同一批开展,这考核未免显得有些不公平。

    姚芹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向姜国公推荐道:“您觉得杨爷爷一家如何?”

    姜国公立马反应过来:“你是说,杨家邦?”

    杨家邦和姚万里一样,是姜国公的老部下,不同于姚万里在北疆再次建功立业当上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27_27231/2442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