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大丫重生在七零 > 007 落定
    接下来的日子,几个小的发型在村里炸了锅。三胞胎本就是大家眼里的福娃娃,虽说现在破四旧,大家不敢在外多说些什么封建犯忌讳的话,但平时哪个见了三小子不要亲相亲相,摸摸、捏捏、抱抱,沾沾福气的。新头型更是让三小子出尽了风头,羡慕坏了一众的小娃娃们,更是萌化了村里大批少女大妈的心。

    王兰秀会理发而且理得很得劲的风声就这样慢慢的传了开去。这些天王兰秀病好后,在大丫的配合下,先从老顾家的人练手,靠着一把普通的剪刀,先就一个人的头发,稍微理短点来一遍,就着新发型再短点又来一遍,加上她不断的放在心里头琢磨,几天后除了速度上还有点跟不上,其他的理的有模有样。靠着老顾这一家子十几号人王兰秀愣是将手艺练了起来。

    顾卫国是个聪明人,要不然也不会生出这些个聪明孩子。以前他将老顾一家子当成了自己的责任扛在了肩上,不需要自己的思想,听指令干活,过得像老黄牛一样艰辛,他也有委屈和难过不得志的时候,只能将过多的脾气发泄在小家里,但也仅是大声的吼吼,砸砸家中的物件,倒也没有和家人动过手。

    村里的剃头匠是隔壁生产大队的,每月月初和月未会有二天来村里替大家理发。从有希望让妻子兰秀靠这门手艺吃饭开始,顾卫国就四处张罗起来,他为人实在,平时虽憨直,但在村里人缘不错。大队里几个干部商量了一下,又征求了大部分队员的意见后,在大队部东面临时收拾了一间房间出来,就这样小李村生产大队理发室就这样办了起来。

    理发店二种模式,一种是工分制,王兰秀每天拿满工分,上班时间与大队里上工时间一致,负责给大队里的队员剃头,年底的工分从各家各户工分里均摊。另一种是自负盈亏制,对外理发收钱,年底凭钱向队里买公分参与集体分粮。

    虽没和家里人商量,顾卫国这回倒是和大丫有了默契,他自己做主在大部队就拿了主意,选了第二种自负盈亏的方式,倒不是他有前瞻性看得长远,他只是觉得这样的一个工作模式对妻子兰秀来说会更自由一些,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大丫用木炭头在板子上写了理发两个字,用绳子穿起来挂在了窗户下,小李村生产大队理发店就这么开起来了。是的大丫是识字的,顾卫国深知学习的重要,没看二弟、三妹读书了干的活都要比大家轻松,弟弟、妹妹家的几个孩子也都是读到初中毕业的,在大家都觉得读书没有什么用的现在,这很难得。

    屋内的椅子、盆子、炉子都是找的大队仓库里破旧的拾掇拼凑的,大队部又给店里配了理发剪和剪头推子等简单工具,这些单靠顾卫国没钱没票真还配不齐整。

    男士头型以寸头、时下流行的青年头款为主,女士主要是波波头,胡兰头(齐耳),小孩子的发型就比较多了,参照他们家几个娃的火爆发型,当然有其他要求的也都可以满足。

    还别说王兰秀的胆子也比较大,主要的是农村里的人也没有太多的讲究,开始磕磕绊绊,很快她就熟练起来。对外理一次发收1毛5分钱,也可以包年一月一次1元5毛钱,10岁以下小娃收费减半,等价的粮食、鸡蛋、菜干,但凡是日常过日子要用到的什么都可以拿来抵工钱。

    这也就解决了大丫暂时的困窘。吃的她还可以四处野外找找,眼看快过冬了,家里的娃身上都单薄的厉害,靠她一个孩子她真是没办法弄到布票和棉花。

    王兰秀其实也看在心里,孩子们身上的衣服都是二房、三姑家孩子穿小的旧衣服改的,淘汰给家里的都是些补了不能再补的衣服了,根本不抵寒,她也比较着急,只是之前一直想不到门路和办法,现在有了奔头也就拼命的干了起来。

    王兰秀平日里在大队里给大家剪头发,每月逢10镇上的大集,她也会把摊子支到集上去,再空闲一点的时候也会和其他的剃头匠一样到周边其他村里跑一跑。

    靠着慢慢的积累,大丫各处淘换到了足够做冬衣的粗布和棉花。在有和无的条件下,布的颜色、质地就没什么重要和讲究的了,终于在快入冬前,一家七口齐整的穿上了新棉衣,虽然都是些灰扑扑、青靛的颜色,但现下整体的基调就是这样,鲜艳的颜色反而太打眼,低调是王道。

    这段时间,隔壁的老顾家一直都很安静,大家虽在一个宅基地上过着日子,但真正是做到了各过各的,互不往来,甚至于做到了大家见了面这边打招呼那边都不带哼上一哼的。

    当然,这边的便宜老顾家是绝对不能少占的,就说这次的理发,从老到小但凡想剪头发的,都让王兰秀给他们剪了,当然大丫这边也没吃亏,这不是王兰秀的手艺给练出来了吗。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顾卫国一家子是彻底地被老顾家排外和孤立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27_27158/2419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