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司命殿 > 写命簿
    这座往生殿的内部,大概是天宫那座司命殿的两倍大,最显眼的是,殿中央有一个非常巨大的类似阵法的东西,说类似是因为即便知道这东西是阵法,但每一处的精细和精巧程度,都已经不是寻常阵法可以比拟的了。

    简单说是一个八角阵法盘,每个顶点上有一个石墩,上面都燃着旺盛的火,而中心是一座九层八角塔,塔的每一层都有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只能称之为某种灵力吧,汇聚成的灵力束,连接着每一个石墩,就像是每一层都延伸出了八条锁链。

    但有意思的是,同一个位置但不同层的塔的顶角延伸的灵力束,并不是连接同一个石墩的。

    从站在阵法外的地面上看过去,第一层和第九层都是连接阵法上位置相一致的石墩,第二层开始,连接的是对应位置左边一个的石墩,第三层是第二层连接的左边一个,就是第一层的左边第二个,依此类推,直到第九层,又回到和第一层一致的位置。

    八个周围的石墩上有一些辛详妍看不懂的字,花前辈告诉它其中的六个就代表六界,而另外的两个是什么,至今都没人知道,六界是左三右三相对应的,另外两个不知道代表什么的,也是相对的。

    灵力束既是力量的来源也是天地法则的约束,六界的生灵在进阶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天地法则的约束力在逐渐变小,其实就是因为从石墩的角度去看,越往上一层,塔上延伸出的灵力束都在逐渐变得更长更松,但在最上一层,就是第九层时,就又回到比较紧的状态了。

    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趋势,生灵进阶的境界和塔的层数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只能大致去分个上中下,具体的,不同族群都不太一样。

    “那第九层是什么境界了啊,是神尊吗?”辛详妍问到。

    “不是,神尊和真佛都在第七层,第八层和第九层是什么境界,目前还不得而知,那里一直是空的,上古以来没有任何记录。”梁主簿这边回答道。

    “这阵法叫什么啊?”辛详妍继续问到。

    “我们都叫它往生殿阵法,但其实它究竟叫什么是没人知道的,确实你看这附近也没有写它名字,介绍它情况的字牌和书册,也不知道究竟是谁创设的,打有往生殿就有它,而且这里面每一处细小的部分,所用的阵法通路都很特别,六界别说没有记载了,其他地方都没有见到过,我们做的事情,也只是它这个庞大体系和复杂运转中的一部分而已,其他的部分,咱们殿也没有传承。”樊前辈这边解释道。

    辛详妍点头,确实光这个阵法释放出的灵力威压,就挺不一般的,还和六界运转联系如此紧密,怎么看都是古老到已经可以无视岁月的存在了。

    之后,梁主簿掐决,石墩开始向外绽放出白光,光晕消散时,周围出现了书架,和天宫的司命殿的书架非常相似,也都是能自行移动的,刚好是八个,其中六个代表六界,而另外两个空的书架,则代表那两个目前不知道是什么的石墩。

    书架上面的命簿就都是元刻了,有一些颜色鲜艳甚至是能绽放出光晕的,就是相对常用一些的,在生灵的辗转和具体的命簿中出现的比较多,而另一些十分暗淡的那些,就是司命要去处理的,都是已经不太出现,甚至很久未见的生灵应对天地法则的情况了。

    好几个这种架子上,都会有一些暗淡的,凡间的是最多的,也确实,凡人因果繁复,看清的真相和其他五界比要少,自然就少有真实不坏,迁流往复就比较多一些了。

    和凡间相比,神界的那个架子上,不仅没有暗淡的,甚至连元刻的数量都很少,可见看透的东西越多,应天地之力的方式也越简单吧。

    这次任务,大家都是集中写同一个的,然后再进行另一个,神界这次没有需要写的命簿,剩下五个里,从最多的凡间开始,先写完这一架,再写下一架。

    元刻和命簿具体上讲也是差不多的,只是并没有实际的主体,名字都用元灵去代替,元灵的经历也不是完整连续的,都是某一种因果业力和天地法则相作用产生的情况。

    比如凡人亲缘业力的化解和元灵对内心清净的追求相左之时,元灵做为个体在受天地法则的约束下,能做出多种处理方式,他可以选择等待,在业力辗转化尽的过程中,深入观察体会清净的种种细枝末节,也可以择其一去接受,而放弃另外一个,这都是可以的。

    只不过,后面这种方式,他放弃的那个,在天地法则的约束下,会成为之后他身上的另一种新的业力,力量会更强,生出往复,不过,这仅仅就只是单就这一种状况而言,如若和其他的情况结合在一起,往复有时候就并不是问题了,反而成了解决方式。

    往复后的力量会变强,但之前的亲缘业力由于得到了完整的偏爱选择,业力消尽,之后就彻底没有影响了,如若之后有其他情况参与进来的话,这一条消尽的业力,就不会再参与因果纠葛了,反而加强了内心清净的力量,那在后面的经历中,生灵可以集中力量去处理其他业力,累世循环下来,这样可能会更容易。

    基本上,司命在写的就是这种种微妙间的应对方法,不过毕竟是元刻,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照顾到,不然司命殿光写个命簿,六界就能顺利运转、毫无意外了,还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六界交界处的事情,需要他们去处理啊。

    凡间的命簿中,还有一个重中之重,是改动“还归天地”中的一些规则,“还归天地”是一个允许在因果线之外,了却因果的一个办法。

    凡间之人若做了伤天害理十恶不赦的事情,冥界自有掌刑罚的四殿去清理净化,这类型的因果是可以在冥界直接处理的,但若只是灵体间的恩义关系,便不好在冥界了结了。

    灵体在凡间的转生是比较复杂的,严格说前世今生的灵体构成是不完全一样的,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些不同,这个流转变化是天地法则变化无常的一种体现,在这种原则下,灵体几经辗转后,因果循环很可能就没有着力点了。

    比如有人应该还另一个人一个鸡蛋,但几世轮回之后,那应该收鸡蛋的灵体已经去到其他五界,或者已经分散得比较平均,不再在凡间有主灵体了,这时,这个报恩的人,就没有办法再遵循之前的因果原则了,他在人间是如何都找不到报恩的对象的。

    还有个情况也会找不到,就是虽然收鸡蛋的主灵体是还在的,但是他可能由于别的原因,已经将这些曾经施放出去的恩义放下了,灵体转生中就已经没有这道因果线了,哪怕这两人在凡间擦肩而过无数次,互相也已经无法认出彼此了。

    但因不了,果不尽,这个东西总不能这么一直放着不管,时日久了灵体无法转生,会长期逗留冥界,在过去,奈何桥桥底的那些等待恩人的千年冥灵,大多都是这么来的。

    一直这么停留在那里也不是个事情,后来就有了“还归天地”的方法,简单说,就是灵体将恩义无差别地回报给整个天地,比如在凡间常见的无差别的施恩、捐助、义募等等,也是这个方法的一种情况。

    这个方法还能解决,累世因果,恩义双方总是多多少少,不容易达到平衡的情况,走这个途径,冥界那边也都好给灵体了结因果了。

    但能用这个方法的情况是有详细规定的,不是什么情况都可以,当然不可能说害了别人家的性命,再救几个其他的,原来的业就消解了,所以写凡间的命簿时,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对“还归天地”的具体规定,定期做调整。

    凡间另一个有意思的因果平衡的东西叫“合净”,大多数的情况,都是看似不太相关的两个人,突然就相互起了争斗,最终一定是一人存一人亡或者两者同时消亡的情况,而且形势起落都很快,触发的也都很突然。

    实际如果知晓因果情况的话,就能明白,这是因为这二人身上的各自具备的某种因果过于强烈了,影响过大会引起天地法则排斥,他们之间虽然没有因果线,但各自的因果却能相互抵消,趋于平衡,于是,当一个人身上的因果积攒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元刻的引导下,自然吸引另一个人的到来。

    这个部分的元刻和“还归天地”一样,也是要定期整理更改的。

    除了凡间这个架子呢,其他架子上也都各有各的问题,其中一个让辛详妍很感兴趣的,就是因果时序的特殊触发,时序在六界是天地法则的一部分,是十分重要的限制,不过有些情况,是允许有无时序限制的因果联系的,一般都是和姻缘有关,具体的是月老殿去调整的,但这部分的一些规则,也需要司命这边定期改动,不然月老殿那边也容易积攒理不顺的姻缘结。

    比如像是小玉的父母,闲正上仙和瑰蔓的天定红线姻缘结,就是有这个逆时序规则的,这也是为什么土提莱当时必须得那么多布置的原因,也是碧落剪剪不断他们红线的原因。

    辛详妍之所以会关心这个,是因为她和小景之间是没有红线没有姻缘结的,之前她还以为是因为没在一起才会这样,可后来在一起了,也一直都没有,她就有些纳闷,但也没什么人能问,正好赶上查看到这个事情了,她就跟前辈们问了一下。

    大家听了她的问题后,都各自有所思考,神色倒是不算凝重,但确实一看这问题就不太好回答,最后还是梁主簿思忖间开的口:

    “应该是和小景从魔君碑中承接的昆舆之力有关,根本上说,昆舆之力是一种神力,神界本身就不受月老殿管辖,以神的境界,就没有什么外力能给他们系红线和姻缘结的,所以,我猜测大概是昆舆之力的原因。”

    “我也感觉应该是因为这个,你是担心和小景的事情吧,没事的,你们俩的因果线咱们都能看到,没问题的,你别多想了。”花前辈这边继续宽心她倒。

    樊前辈和何前辈也都纷纷点头,表示让她放心,辛详妍虽然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但确实很有道理,也就点点头,心里也确实安稳了一些。

    大家继续一个架子一个架子的整理,她也不断深入着对六界的了解。

    还遇到了一件事情,让辛详妍觉得十分意外,就是神界的架子上有一个卷册,竟然和另外的架子都有联系,所有的架子中,就只有这么一个卷册如此,确实令人好奇。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27_27154/2419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