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发展盟友——

    见面后,我把这段时间的事挑挑拣拣说了一半留了一半,只说拿到一本书,书的来历是比较靠谱的,书中有写预示末日之事,没提关于书的内容是怎么显现的,书中怎么描述的末日细节,还有我梦中看到的那些,都没提,实在是常人过于难理解了。

    之所以告诉他这些,也是来得路上临时决定的,最大原因是感念当初在职场中他给了我很多帮助,希望他也能在末日中顺利存活,第二个原因是,我觉得他是个靠谱的队友。目前先试探性看看他的想法,可以考虑发展成盟友,以后再逐步将所有的信息共享。

    但话题刚聊,说着说着我们俩都沉默了。

    这么尴尬的场面,我艰难发问,“你怎么想的,相信我说的这些吗?”

    他沉默了好一会,回了句,“之前我只觉得你这个人独来独往神神秘秘的,没想到你还有点疯···”

    我心中早已做好被拒绝的准备,但还是哑然,哈哈哈,好像是这么回事···

    即使再好的朋友,没亲身经历过,谁会信啊,这么荒谬。

    即便是我们已经认识十年,即便我们是生死之交。

    他又接着说:“我也是疯了”、“不就还剩大半年,我们试试。”

    我:“哦”,——“啊?怎么试?”

    他说,“你说的那些预兆,我们可以一个一个验证,”他突然认真了起来,“而且如果是真的末日,你提醒我明哲保身自然是没错的。不过既然提前预知了,我们也要尽可能改善生存空间。活下来的人越多,才越有可能带来新的机会,”他坐直,双臂撑在桌子上,食指敲了敲桌面,“预言词里怎么说的?变异和重生?重生指的就是新的人类活着的机会,变异呢?这词,我们目前完全没有概念,猜不出,也就说明末日之后重生之前,用常理来推导行事是行不通,有很多未知数。所以,到时存活的人越多,我们可观察的样本越多,则通关末日成功概率越大。而且为了做出充分的准备,目前的物资储备远远不够···”

    我不得不承认他反应真的很快,这些分析都很对,知道世界末日的那天我一时冲动上网自导自演了个末日倒计时论,以为可以掀起关注,引起大家的注意,结果过了两三天一点讨论度都没有了。实际上这类的信息网上一抓一大把,大家都是抱着猎奇刺激的想法看看而已,不会真的往心里去。这些这段时间我都有琢磨,只是怎么做,思绪还是很混乱。

    他走过来,轻轻坐在我身边,说:“不着急,我们慢慢来,还有时间。”

    我从包里抽出一沓纸,递给他,说道,“这是我这几天晚上睡不着,自己琢磨的一些想法,你帮忙参谋下?”他接过去,细细阅读着,而后眼睛一亮,非常肯定的语气:“方向很对!”

    纸上内容是我想的几个帮助其他人尽可能生存到后面的几个思路。

    最重要的是赞助重大课题组或者研究团队抗旱抗寒物种提升生存率相关课题,末日植物和动物能活得越久,繁殖越多,则食物就不会成为人类末日消亡的大难题了。

    其次是发起组织多个以野外生存、户外生存挑战等等为主题的活动,收取费用教授人们野外生存技巧并通过该活动发放一些基础的末日基本装备,赚到的钱为之后做准备,也可以尽可能的帮助到别人在面临末日极端天气时不至于手足无措可怜等死。也是顺便也宣传下,让部分人有囤物资早做准备的心理预期。

    还有就是联合消防及某些zf部门,做灾情应急演练,包括地震,台风不同场景维度的。

    最后还有一些民间的救援队,协会等等,主动和他们建立联系渠道,主动提供一些物资和生存包,他们得到的保障越多,能对外提供的支持就越多。

    其他七七八八还写了一些,例如在自媒体平台上创建末日主题账号,以虚拟方式教会大家怎么应对特殊天气和极端条件下的生存等等,包括注意事项,怎么做生存概率更高一点之类的。例如租赁下多个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仓库,建立人类生存补救仓,在某些限定情况下可以开仓救人。

    想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越觉得能力有限。

    摆在眼前最大的难题就是钱,没有钱,都是玩笑话。

    领清而声音清脆明亮:“我就说你肯定都想到这些了!你真的很棒!”

    无语,旁边的人都看过来了,我真的原地社死。真服了,他嗓门怎么这么大。我窘迫得撇过头去。

    ···

    他送我回去的路上,我们又聊了聊公司近期的现状,某某人和某人如何了,某领导怎么被总部痛斥开除了,甚至连他家的小狗都说完了。他总是有很多话题。

    走进小区的时候,他突然问我,“如果我不来找你,你会怎么做?”

    愣住,我确实一开始没有想过要和他一起战斗。

    他看出我的无言以对,小声说,“以后都是战友了,不准再把我放到一边。”

    我看着他,他看着我。两人对视笑了出来。笑着,我眼中还泛着泪花。

    终于不是一个人默默承受这个压力了,怕被别人当成疯子,恐惧担忧无人可倾诉,惶惶不可终日,想到末日场景便会焦虑到全身冒冷汗。

    而现在,终于找到战友了。我终于不是一个人了。

    拉他进屋,我们在中空处的玻璃花园前坐着详细聊聊接下来的规划,所有信任和合作,我们需要慎之又慎,作为盟友的约法三章。

    1所有对外沟通的信息必须经两人共同确定。

    2所有行动必须经两人共同确定。

    3还没想好,以后想到了我们再补充。

    他参观了一圈房子,对房屋的安全性表示了极大的肯定,花式夸夸夸,又开着玩笑挑挑拣拣的,说其中一间房要留给他,只等把末日前的准备工作先做完。说什么刷油漆,换窗帘,加装wifi云云。

    我完全没有搭理他,只是感受到整个房子的氛围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想到以后,也许房子内部最好也要加装隔音棉?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27_27110/2415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