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李景行的科举之路 > 第14章 学堂报名
    虽然李大海解释了牛是租的,但两个舅哥还是对他非常热情。

    虽然牛是租的 ,但带来的年礼不是呀?

    到最后快离开的时候,李景行还收到了两个舅舅的红包,真是让人感叹。

    当你有能力了,周围全是好人。

    正月初八,李大海和李大山两兄弟就驾着牛车,去镇上拿货了。

    一开始不熟悉,两个人踩了很多坑。但李大海可能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慢慢的接触下来,也有模有样了。

    兄弟两个大部分会去别的村庄买卖,偶尔也会在自己村子卖点针头线脑。只要是家里缺的,基本都会卖。

    村里人一开始那是非常吃惊,李大海兄弟俩干起小买卖的。

    后来随着在李大海这里买到了便宜好用东西,还把自己晒干的野菌、鸡蛋收了。赚了钱。大家心里一点不舒服都没有了。

    还希望李大海他们多收几次。

    慢慢的李有根一家的风评就变了。不再是以前穷的凑不出一个铜板了。

    变成了李有根一家有远见,租了个牛车,还会做买卖。人也勤快,以后过得不会差。

    三月初,族学的夫子终于找到了,族里通知宣布,三月中旬就开始报名。

    族里宣传有条件的人家,聪明机灵的不耽误孩子,都来抓紧报名。

    没条件,但娃儿聪明有天赋的,可以先跟族里借支一年的束修银子。但要在一年内还清。

    但如果,由村里帮扶的孩子,不思进取 ,消磨时光。第二年村里是不会再借支束修的。

    最近家里的女人,都在给家里要读书的娃,做套读书娃穿的青色布衣。

    李景行他们除了,过年穿的那件新衣服。其他的衣服没有一件是不打补丁的。

    为了娃儿们去学堂,不被人看轻,大伯娘和他娘那是有空就在赶工。

    加上最近又是春耕的时节,家里的大人个个都忙的团团转。

    不过因为今年家里有牛,十亩的田,往年要忙半个月的活,五天就弄完了,有些人家看到李有根一家有牛,那速度是跟以前人力完全不能比的。羡慕的不行。

    好些人更是带着鸡蛋青菜来跟李有根商量借牛。

    李有根本来春耕就一直心疼牛累坏了,现在还有人上门来借。还不好拒绝,只好赶紧催促李大海兄弟俩,忙完田里的活计后,赶紧把买卖继续做起来。

    不然这三天两头的把牛借出去,咱家的大花怎么受得了。

    “大花”是家里人给牛起的名字。

    要是不借,人家也不是空手上门来讨的。又是乡里乡亲,能帮一把是一把。

    不然还不知道人家怎么看你呢!

    好在,等田里的苗都种好了,李大海他们又继续赶着牛车到处收货去了。

    初春时节,山里的野菜是吃都吃不完,一茬接一茬的。

    蕨菜和野芹菜那是家家户户摆在桌子上的常客。

    今天,是族学的报名日。李有根和李大山两兄弟带着家里的三孩子早早就收拾好出门了。

    李氏族学是李地主和村里族里一起开办的,学堂就设在李氏祠堂的第三间院子里。离李地主家那是挨得很近。

    听说,本来一开始是想直接在李地主家腾一间院子来办学堂的。

    但族里都觉得这是整个李氏家族的荣誉,还是在祠堂这边办才最合适。

    到最后,李地主好歹争取到了夫子的居住权。

    心想,人都在我家住着,他孙儿还不得近水楼台先得月吗?

    完全,想不到日后,他宝贝孙子,对这个决定多么深恶痛绝。

    村里人一看李有根带着一家人走在路上,都惊奇的问,

    “有根叔,这么早带着娃儿去哪呢?”

    李大海还不等他爹回,就先开口了,“大林哥,今天不是村里的族学开始报名了吗?我们带娃子们去报名!”

    “什么!你们要让娃子们去念书!”李大林觉得自己听错了。

    虽然李有根一家看样子有点起来了,但也不至于这么膨胀吧!

    三个男娃都去念书,这一年得多少银子呀!

    他可是听说了,学堂报名费要收二两银子呢!

    等回过神来的李大林还想再确认一下,人李有根一家早都不见了。

    很快,村里人大多都知道了李有根一家要送孙子去念书,还是一次性送三个。

    一个二两银子三个就是六两呀!看来李有根一家是真起来了。

    教书的夫子姓张,此刻张夫子正坐在大门阶梯处对着前来报名的学长进行登记。

    张夫子为人看起来比较严肃,蓄着长须,衣着打扮一丝不苟。让人一看都心生敬畏。

    听族里的族叔说,这个张夫子是童生功名,因家里发生变故,只好带着一家老小来这边生活。

    刚好,被寻师心切的李地主给碰到了。就被请到了大河村来。

    前来报名的人并不多,前面排队的也才七八个。还都是族里有头有脸的人家。

    倒是看到带着三个孙子的李有根一家出现在这里,大家都挺诧异的。

    想不到李有根一家这么有魄力,毕竟能让家里孩子念书的人家,可不是一般人。

    很快就轮到了李景行他们,张夫子看着眼前几人,目光落在了李景行三人身上,开口道。

    “老人家,三个孩子都报名吗?”

    李有根面对读书人有着天然的尊敬,连忙开口道,“夫子,我家三个娃子都报名!”

    听到李有根的话,张夫子也没再多问,只是按流程继续。

    张夫子先是把看起来最大的铁蛋叫到跟前询问“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

    铁蛋听到张夫子的询问,紧张的结结巴巴的回道:

    “我 我叫李铁蛋,今年九岁了”。

    说完还把头低下了,不敢抬头看向张夫子。

    张夫子,把笔一停,看向李有根,“老人家,孩子可有取大名。你们既然要让孩子读书,那就要有读书人的样子,名字也要符合读书人身份。”

    李有根被问的大气不敢喘一个,心里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年头村里大部分孩子都是贱名。

    李大海看出了他爹的为难,开口道,“夫子见谅,我们都是乡下农人没什么文化,也不知道什么是好名字,还麻烦夫子您看给取个什么名字好!”

    张夫子,看着眼前一家人,也不为难。只是问他们现在排到什么字辈了。

    旁边的族老连忙开口道,“张夫子,李有根孙子这一辈轮到景了”。

    “景,倒是个好字。”张夫子看了看铁蛋想了想就在纸上写下来李景辉三个大字。

    “辉本义为光辉,光彩晨光。”

    现在铁蛋堂哥正式更名为李景辉,李有根几人一听张夫子的讲解,那是高兴极了。名字好听寓意也好。真是赚了。

    旁边的族老一看李有根一家一脸的高兴样,心里一酸,早知道,他孙子也让张夫子来起名了。

    到狗蛋,张夫子也给起了一个名叫李景恒。

    “恒字寓意是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永不放弃之意。”

    轮到李景行了,只见张夫子,还未开口,李景行就大大方方的朝张夫子问好。

    开口介绍“夫子您好,我叫二蛋。今年六岁了。望夫子赐名。”

    张夫子看到眼前这个不怯场不紧张,双目有神,举止大方的的小童。心下满意。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有辖》”你就唤作李景行吧!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26_26800/2335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