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太子我的隐藏人格被老朱揭晓 > 第12章 朱允文的生涯
    对于明朝的忧虑与其他情感交织在心头,使朱元璋不自主地拧紧了眉心,这个问题关乎帝国的稳固,他无法轻视。

    朱允炆当前的表现虽不算失望,却离一位杰出的储君相去甚远。

    然而,当朱元璋缓缓低下头,望见那两个恭敬的孙子,内心的不快瞬间消散,刚才的疑虑也被他暂时搁置一旁。

    作为储君候选人,品德至关重要,朱元璋看着允炆长大,至少在这方面,他颇具优势。至于军事策略和政治手腕,日后还可逐步磨砺。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目光不由转向朱高炽,那镇定自若的声音仿佛仍在耳边回荡,刚刚平复的心情再次泛起涟漪。

    若非今日的试探,他可能已迫不及待册封朱允炆为皇太孙。然而,朱高炽展现出的才智和机谋,硬生生打乱了他的部署。

    视线在两少年间游移,朱元璋长叹一口气,习惯性地揉搓太阳穴。

    “听闻孙儿们的见解,朕心甚慰,皇祖父也倦了,今日便到此为止吧……”

    朱元璋收起目光,转身步入后殿的书房内。

    金碧辉煌的屏风背后,一张乌木长案上散落着翻开的奏章。握着朱笔的他此刻心不在焉,朱红的墨迹沾染黄纸,留下一片刻意的斑驳。

    “允炆自幼生活在皇宫,尚显稚嫩啊……”

    回过神,看见桌面的狼藉,朱元璋微皱眉头,合上字迹模糊的纸张,口中低语。

    “罢了,朕尚健壮,好好教导便是。江山传承乃国之大事,不可草率,容朕再仔细斟酌……”

    书房中的帝王已无心处理政务,纷乱的思绪驱使他走到窗前。昏黄的夕阳垂挂天边,云彩环绕左右,湛蓝的天空显得格外宁静,但这美景并未让朱元璋的心情好转。侍立一旁的宦官宫女察觉到异样,只敢低头静立,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良久,红日隐没于屋檐之后,朱元璋这才叹了口气,自语道:“但愿不再有意外发生。”

    说完,他大步走出书房,在仆人的服侍下返回寝室。

    夜晚,白日的情景如影随形,朱元璋辗转反侧,无法入眠,空旷的宫殿令他首次体验到孤独。

    或许是内心的动荡作祟,他按捺不住启动了人生路径模拟器。然而,眼前的画面令他大吃一惊。

    金色的模拟器屏幕上只剩下三个名字。

    朱棣:

    朱允炆:

    朱高炽:

    三人背后的“皇帝”二字让朱元璋原本纷乱的思绪更加无所适从。

    照他的设想,朱允炆应当按部就班地在宫中研读,待时机成熟,他便会颁布诏书,昭告天下他的皇孙身份。若无意外,朱允炆将顺利登上皇位。然而,朱棣和朱高炽的标记显然揭示了事态的转变。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眉心深深蹙起。尽管朱高炽白天展示出的非凡才华让他动摇,但他依然信任朱允炆,只因他是太子朱标的儿子。

    朱元璋深深吸气,压制内心的纷扰,集中精神审视那三个名字。模拟器十分智能,随着他的视线移动,三人的名字依次闪烁金光。

    根据规则,一天只能探究一个人的命运,朱元璋在启用之初就已知晓。此刻,他陷入了纠结。然而,作为一国之君,他知道此刻必须做出明智的选择。

    \"嗡!\"

    朱允炆的名字瞬间金光四溢,如同上次,一系列画面在他眼前展开。

    【身为明太祖的第三个孙子,他成功让朱

    从丧子的悲痛中走出来】

    如同通过他人的视角审视自己,那种奇特的感觉再次涌上心头。看着那个满脸幸福的中年人,紊乱的情绪不知何时悄然平息。

    常言道,登高望远,但真正站在世界之巅,才发现四周云遮雾绕,稍有不慎,便可能跌入深渊。有时,无所牵挂也是一种幸运。

    朱元璋收敛心神,专注于眼前的画面。看到这里,他莫名地松了口气,心情也渐渐舒畅起来。

    尽管过程曲折,朱允炆最终还是在他的策划下坐上了宝座。但朱棣这个叛贼始终是他心中的一根刺。

    朱元璋耐着性子继续观看。看到自己的死期,他并未惊慌,反而异常镇定,仿佛这一切与己无关。

    自古帝王皆渴望长生不老,而朱元璋却认为,长久地困守皇位,实则是一种煎熬。然而,接下来的画面迅速打破了他的平静。

    \"糊涂啊!\"

    朱元璋无意识地叹了口气,随即闭上了眼睛。作为开创大明的传奇,他无需亲眼目睹,也能猜到即将发生的悲剧。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26_26581/2270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