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唐一根棍 > 第524章 这个人不能留
    眼见刘异将崔铉拉走,崔元式和崔琯对视一眼,都从对方脸上看到懵逼表情。

    什么梦还要避讳人?

    过了半个时辰崔铉和刘异才回到凉亭。

    刘异继续津津有味吃瓜,崔铉则是脸色铁青。

    还没等崔元式询问侄儿怎么了,小沙弥突然跑过来通报:

    “外客走了,现在慧远先生可以见你们了。”

    “你们?”崔铉惊讶。

    他恍然得知崔琯也是来拜见慧远的。

    崔铉低声询问:

    “伯父,我们要不要等一下单独拜见慧远先生?”

    崔元式摇头拒绝:

    “难得慧远先生空闲,我们就不要分批打扰了,还是一起进去吧。”

    崔琯、崔元式、崔铉跟随小沙弥一起走进五明院。

    独自留在亭子里的刘异,望着他们仨的背影嘴角浮起奸笑。

    “这个瓜很大呀!”

    崔铉走进五明院,发现里面修葺的像一个小型园林,有山有水。

    入门不远处便是一汪池水。

    一位身着灰袍的僧人,背对着他们坐在水池边的木椅上。

    僧人正不断往池子里扬鱼食。

    一群肥胖如猪的锦鲤正在五彩斑斓的光影里攒动抢食。

    僧人像是听到了他们的脚步声,默然回头凝望。

    崔铉终于看到了僧人的样貌。

    这和尚大概四五十岁的年纪,身形消瘦,皮肤略显苍白,眉目淡雅,五官清秀,气质超然。

    见到他们三人,和尚笑呵呵打了个佛礼。

    “贵客登门,恕身残之人未能出门远迎。”

    身残?

    崔铉惊讶,他这才发现男子所坐木椅两侧竟然装有车轮。

    崔元式问:“身体好些了吗?”

    “贫道能健步如飞,施主信吗?”

    “淘气。”

    崔琯躬身施礼:

    “慧远先生。”

    和尚点头,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

    “从律,推我去那边树下吧。”

    从律是崔琯的表字。

    崔琯竟真走到和尚身后,推着带轮的椅子,往十丈远的桑树下走去。

    崔氏八虎的老大崔琯素来眼高于顶,崔铉从未见他对人如此恭敬过。

    往大桑树方向行进时,崔铉在后面小声询问伯父:

    “这和尚是谁?”

    “是咱们博陵崔氏的族长。”崔元式答。

    “……”

    崔铉突然顿住脚步,有一种被雷劈的感觉。

    他以为自博陵崔氏内斗对立以来,从未有过族长。

    他一路心事重重的走到大桑树下,看到树下茵席上有张长条矮几和三个小兀子。

    他们三人分别落座,慧远仍坐在自己的木椅上。

    崔铉自坐下后就不停打量慧远。

    他确认从未在族中见过这号人,他怎么会是族长呢?

    慧远大方回视崔铉,温和问道:

    “台硕感觉贫道不像崔家人吗?”

    “恕我冒昧,不知先生出自哪房?”

    “与你一样,贫道也出自大房。”

    崔铉感觉自己要被炸糊了。

    他认识大房的每一个人,为何不知道有这位存在?

    慧远接着说:“家父崔元儒。”

    崔铉瞪大双眼,崔元儒是他三叔父。

    据他所知三叔父早逝,而且没有留下孩子啊。

    要不是大诗人元稹曾写过一首《赠崔元儒》,他们崔家自己人都忘了族中曾经有过这个人。

    他伯父和父亲也很少提起。

    而且族长怎么会比自己大伯父还小一辈?

    崔琯见他一脸懵逼的样子,哈哈大笑。

    不过他此刻的笑声却蕴含着包容和宠溺。

    崔琯止住笑声后问崔元式:

    “五堂叔今日带台硕来,是打算将家主之位传给他了?”

    崔元式颔首称是。

    “我老了,怕再不把秘密告诉他就来不及交接了。”

    “也好,五堂叔劳累这么多年,是该让台硕分担些。”

    崔元式在崔家大房是长兄,若放到整个博陵崔氏,他在兄弟中排第五。

    “从律打算什么时候把秘密传给你家二郎?”

    ……

    崔铉望着一团和气聊天的崔元式和崔琯,忽然面露苦笑。

    他感觉自己就像个傻子。

    他大声质问三人:

    “所以……博陵崔氏内斗是假的?”

    崔元式回答:“没错,是假的。”

    “你们骗得我好苦。”崔铉想哭。

    亏他这么多年一直处心积虑的想对付二房。

    崔琯笑着插话:

    “台硕勿恼,如果连你都骗不过,又怎么能骗得过牛李两党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崔铉大声问。

    接下来慧远和尚娓娓讲述起这个家族第一机密。

    牛李党争刚开始时,崔铉的爷爷崔儆还在世。

    崔儆便是当时的博陵崔氏族长。

    他宦海沉浮多年,斗争经验丰富。

    当崔儆看到士族出身的宰相李吉甫和他儿子李德裕,与寒门出身的牛僧孺,他们开始各自拉帮结派,已然形成对立之势时,就预见到这场党争会没完没了。

    因为这不仅代表两个党派之争,这也是自前隋开创科举以来,积累了两百多年的寒门怨气。

    一旦开始便很难结束。

    崔儆为了在这场党争中保全博陵崔氏,做了个大胆的决定。

    他将家族一分为二。

    由大房带着六房、安平房、卫州房,站队以牛僧孺为代表的寒门。

    由二房带着三房、四房、五房,站队以李吉甫、李德裕父子为代表的士族。

    如此一来,无论哪党掌权,博陵崔氏都立于不败之地。

    崔儆怕崔氏各房卷入党争后会陷入当局者迷的境遇,在斗争中忘了本心,他临死前让最聪明的小儿子崔元儒假死脱离崔家,秘密接替族长之位。

    崔儆规定只要朝廷党争不结束,博陵崔氏的族长只能由崔元儒一脉继承。

    无论博陵崔氏表象怎么争斗,都由族长在暗中纵横谋划,维护崔氏整体利益。

    为了做戏逼真,二十三年前,崔元儒让二房刚出任宰相的崔植,找借口将大房任职京兆尹的崔元略,贬到鄂州当刺史。

    崔铉惊讶:“所以我阿耶当年贬官只是一场戏?”

    二房的崔琯回道:

    “是啊,否则如何才能让李德裕相信崔家是真分裂了?事后没两年,我们就暗中联手将你阿耶又调回京了。”

    崔铉轻轻点头,这个他知道。

    他父亲后来还做过户部尚书、东都留守,最后是死在义成军节度使的任上。

    “难怪大伯父不许我动二房的崔璪,前阵又在堂前维护三房的崔护,原来我们一直同气连枝。”

    崔元式接道:

    “你前阵刚出任宰相,便扳倒了二房同时为相的崔珙,我之所以没拦你,是因为那也是族长的意思。”

    慧远解释:“博陵崔氏不能同时出两个宰相,树大招风,我权衡之后认为二房崔珙不够机变,最终选择保全你。”

    崔琯接道:“我三弟不明就里,为此恨你至深,我又不能告诉他实话,都是该死的党争害得。”

    崔元式总结归纳:

    “这个秘密只有大房和二房的家主知道。一场戏演了四十年,有时候我们斗得自己都快信以为真了,幸好一直有族长从中斡旋谋划。以前是你三叔父,你三叔父故去后族长便传给了你堂兄。”

    崔铉忽然脸成菜色,他语气惊恐说道:

    “现在恐怕不止大房和二房家主知道了。”

    “哦,还有谁?”崔元式疑惑。

    “刘异。”

    崔琯安慰道:

    “不可能,刚才在凉亭里为了不暴露咱们的关系,我特意跟你在他前面吵一架,他不可能猜到。”

    崔铉面露苦笑。

    “我现在总算知道我们吵架时他一直在笑,是笑什么了。”

    他在笑我们这群故弄玄虚的人是傻子。

    慧远疑惑问道:

    “你确定他知道了这个秘密?”

    崔铉坚定地点点头。

    “何以见得?”慧远问。

    “我进来前他把我拉到一旁讲了他做的一个梦。”

    “什么梦?”三个人异口同声问。

    “刘异说他梦到有个叫大清的朝代,为了抢皇位,皇子们爆发九子夺嫡。有个重臣家族,叔叔叫佟国维,侄儿叫隆科多,他们叔侄为保全家族利益,一个去烧八皇子的热灶,一个去烧四皇子的冷灶。”

    对面三人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崔铉继续道:

    “刘异讲完这个梦,我当时没领悟他的暗示,只当他在戏耍我,现在想来他是在暗喻咱们博陵崔氏。”

    慧远和尚脸上骤然笼罩一层寒气。

    “必须杀了他。”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26_26494/3103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