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宋第三帝国 > 第192章 土地国有禁止土地买卖
    这也是王华阳要在这个时候进行改革的原因。

    大宋三岛和海东岛现在都在朝廷的直接管理之下,并且阿基诺故地和海东岛上原来的首领和奴隶主已经全数被朝廷诛杀,到处都是无主的土地,这些土地现在都属于国家,而阿罗约部落和曼古达图部落的土地掌握在玛丽亚及曼古达图十几个首领的手里,大宋现在控制的区域等于没有地主,只有士绅,并且跟随王华阳来到大宋岛的二十万军民及后续从东南沿海抢来的汉人,都是在朝廷分配的土地上耕作,王华阳当初只是承诺给与他们耕种,并未给这些土地发放地契,法律上这些土地也属于朝廷。

    而从中原带来的汉人,由于分散在大宋三岛,根本没有形成世家大族,现在等于所有的权利都集中在朝廷。

    并且按照惯例,陆巡带领的五万士兵远征日本一旦成功,回来后就要进行封赏,户部里没有银子,唯一的封赏就是朝廷新占领的阿基诺故地和海东岛,没有银子,那么就得赏赐土地,而土地一旦赏赐出去,就很难再收回来。

    一旦土地被赏赐出去,就会形成新的地主集团,将来朝廷就得与这些新的地主集团合作管理天下,王华阳必须在陆巡他们远征日本回来之前,将大宋的政治架构重新组建,并且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赏赐他们。

    还有就是韩承孝带领的三万征服海东岛将士,王华阳已经承诺过每人赐予五百亩土地,现在海东岛已经拿下,也是时候兑现自己承诺的时候了,必须在承诺兑现之前将土地属性的问题给解决掉。

    以往历朝历代都是直接将土地封赏给有功之臣,这些土地就成了功臣的私人财产,朝廷只能收取一些土地税,而功勋家族和士绅家族又是不交税的,这也使得朝廷掌握的土地和能够纳税的土地越来越少。

    基于此,王华阳必须在封赏之前,以法律的形式将土地的性质固定下来。

    如果自己现在不做这件事,一旦土地封赏下去,再从他们手里收回来,难如登天。

    生长在现代的王华阳知道,土地改革涉及的问题太多,只有在土地还没有划归私人之前,将土地属性确定,才能保证日后不会被地主士绅所左右。

    文天祥说道:“是的皇上,现在阿基诺部落故地和海东省的土地目前都属于皇上,皇上想怎么处置都可以,但是如果想要得到地主士绅的支持,自秦始皇以来,历朝历代都是将土地封赏给有功之人,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也能让众多的人看到为皇上办事,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东西。”

    王华阳说道:“是吗,朕看未必吧,历朝历代,农民造反,都是被地主士绅逼的没有饭吃了才造反的,农民但凡有一口饭吃,他们就不会造反,尤其是地主士绅,在农民遇到困难的时候,以低价的方式兼并这些农民的土地,使得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最后变成了流民,成为国家稳定的隐患,朕现在要做的就是彻底解决土地兼并的法律问题。”

    王华阳看着刑部尚书宋安说道:“宋大人,大宋律是怎么规定土地归属问题的?”

    刑部尚书宋安赶紧站出来说道:“禀皇上,大宋律规定,土地属于私人财产,非罪朝廷不得无故剥夺,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朝廷只收取地契税,不得阻扰土地交易。”

    王华阳问道:“允许土地买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文科毕业的王华阳,对宋朝的印象一直是孱弱不堪,经济强大,武功差劲,但是没有想到宋朝竟然提出了保护私人土地财产的概念,这点让王华阳非常意外。

    因为在王华阳的印象里,允许土地买卖就意味着土地兼并横行,一旦允许土地兼并,那么大量的农民就会失去土地,秦朝、汉朝、隋朝、唐朝、明朝、清朝都对土地买卖做出了严格的限制,也只有到了王朝统治的后期,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下降,土地降低才会兴起,而在王朝的早期,都是严格限制土地兼并的。

    在中国古代,土地是私有的,因此土地理论上是可以自由买卖的。

    买卖土地合法就为土地兼并提供了法律基础。

    土地兼并是指土地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大士绅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

    土地兼并是封建时代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

    当土地兼并严重时,会使国家、地主与农民的矛盾激化,导致农民发动叛乱。

    为避免农民战争的爆发,古代统治者会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一个最大的举措就是实行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保证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如屯田制和均田制的实行。

    历朝历代开国时,都会经历过大的社会变动,最大的变动就是将前朝皇室的土地和大量无主的土地收归国有,只要拿不出有效的地契,这些土地就是新王朝的。

    新王朝会采用各种手段竭力控制一定面积的土地,然后将土地分配给少地无地的佃农,从而维护税收、巩固政权和维持社会的稳定。

    为限制地主、豪强、官僚、士绅土地兼并、更好地利用土地,各代统治者采取了多种土地经营制度,如王莽时的“王田制”,曹魏、明、清的屯田制,西晋的占田制、北魏、隋、唐的均田制等,都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给发明的举措。

    统治者抑制土地兼并的第二个措施就是限制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这个就很好理解了,比如你是一个县长,那么你最高可以购买五百亩土地,超出部分就不能获得地契,一个没有官位的商人,最高能购买二百亩土地,超出部分直接没收。

    但是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官的人超出数额不能购买,但是当官的七大姑八大姨可以购买,还是在政策的范围内,土地大量被兼并。

    因此,王华阳必须要在土地被分配之前将土地兼并的所有因素直接扼杀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持续稳定和耕者有其田。

    刑部尚书宋安说道:“回皇上,我大宋开国之初,太祖皇帝亲自制定的土地政策,太祖曾经说过:“富室连我阡陌, 为国守财耳”,有鉴于太祖的祖训,后世皇帝都采取了“不抑兼并”的措施,法律不禁止土地买卖,百姓自然就可以将属于自己的土地进行买卖,并且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王华阳又问道:“朕且问你,大宋当年在大陆统治时,发生了多少起农民叛乱?”

    宋安一时不知道具体的数量。

    刑部侍郎沈言赶紧站出来救济。

    沈言说道:“回皇上,从太祖开国到崖山突围前,有记录的农民叛乱是四百三十三起,平均八个月发生一起农民叛乱。”

    王华阳只知道宋朝农民起义多,没有想到八个月就有一起叛乱,确实是骇人听闻,不过宋朝在如此多的农民起义,竟然扛了三百多年,也真是奇迹。

    王华阳看着文天祥问道:“文大人,大宋八个月发生一起农民叛乱,是不是证明咱们大宋的土地政策有问题?”

    文天祥说道:“皇上,我朝的农民叛乱都是小规模的,官军就可以镇压,如果朝廷不能镇压这些农民叛乱,大宋又怎么能够延续三百多年?秦朝只有一个陈胜吴广大泽乡农民叛乱就二世而亡了,这也从侧面说明我大宋的土地政策是没有问题的。”

    王华阳说道:“文大人说的好,朕来告诉你大宋农民叛乱如此频繁为什么没有被农民叛乱推翻,那是因为大宋自开国起,就不断地与大辽、西夏、大金、大理、安南、蒙古等国打仗,外部的战争将国内的矛盾转移出去了,大宋的百姓都有一颗爱国心,虽然他们已经过不下去了,但是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们依然选择支持国家对外作战,百姓都知道只有打败了外敌才能过安稳的生活,并不是他们认为大宋的土地制度就是好的,相反,一旦大宋和外敌签订和平协议,外敌没有的时候,农民叛乱还是此起彼伏,是对外战争延续了大宋的国运,而不是土地政策延续了大宋国运,如果大宋没有外部战争转移国内矛盾,大宋也许在二百年前的梁山泊叛乱就消失了,一个新的王朝说不定就诞生了。”

    王华阳的话句句震撼着文天祥及众大臣的内心,他们没有想到皇帝年纪轻轻竟然能够悟透如此深奥的国家道理。

    王华阳看着默不作声的众人说道:“咱们汉人是非常容易治理的民族,只要能让百姓活下去,他们就会支持朝廷,支持皇上,朕作为大宋的皇帝,理应对三百年前的错误土地政策做出更改,否则,即使咱们光复了中原,欢迎咱们的只是地主豪强,中原的百姓仍然会举起抗争的大旗反叛朝廷。”

    户部赵瑞见没有人说话,只有王华阳自己在自言自语,知道如果再让王华阳一个人说下去,今天的这场廷议恐怕会无果而终。

    赵瑞站出来说道:“皇上说的对,对朝廷而言,土地在地主士绅手里也好,在农民手里也好,只要能够正常的交税,咱们就应该支持,既然太祖皇帝制定的土地政策有问题,皇上也指出了问题所在,只要皇上同意,我们户部没有任何问题,愿意无条件支持皇上的决定。”

    王华阳看着赵瑞说道:“谢谢皇叔的支持,朕今天在皇帝的位子上,就要为大宋的未来着想,列为臣工都是拿着朝廷俸禄生活的人,但是你们也应该知道在中原时百姓是怎么生活的,和平年景,他们交给地主地租后,剩余的粮食仅仅能维持温饱,一旦遇到灾荒年景,交了地主的租税,自己剩下的根本不足以养活一家人,朝廷可以赈灾,但是户部的仓库里不是年年都有盈余的,只有让百姓自己富足了,他们才能抵御自然灾害。”

    文天祥听着王华阳的话,终于明白王华阳是要铁了心的收回地主士绅的权利,但是现在皇上大权在握,根本没有人能制约皇上,即使自己不答应,皇上恐怕还是会独断专行实施自己的计划。

    大宋经历过一次王安石变法,收效很大,但是只因支持王安石的皇帝驾崩,变法无疾而终,现在是皇上自己提出的变法,并且皇帝现在才十五岁,如果给与皇上充足的时间,皇上的这次变法也许能成功。

    自幼熟读四书五经的文天祥自然知道大宋土地政策的弊端,也知道大宋要想有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必须进行必要的变革,否则只是对以往政策的修修补补,根本不足以改变大宋孱弱的国力,皇上的军政分离政策虽然刚刚实施,效果还未可知,但是文天祥从历朝历代的治国理政教训中便以知道,军政分离可以有效的提升官府运转的能力,还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同时还能避免军人做大,如果皇上再解决了土地问题,那么大宋在皇上的治理下,一定会出现一个盛世景象。

    一众官员看着文天祥,等待着文天祥最后的表态。

    大宋现在的官员目前没有一个地主,大宋三岛上户部目前也没有发出一张地契,所有的土地暗按照大宋律都是皇帝的个人财产,既然没有涉及自己的利益,自己只要持观望态度就好。

    众多官员想的最多的是一旦皇权下乡,那么朝廷就得需要更多的雇员,那么就会需要更多的读书人前去填补这些以前由地主和士绅把持的位置,如此,读书人的春天就会来临。

    文天祥站出来说道:“皇上的话大公无私,确实是为天下百姓着想,微臣一时愚钝,竟然没有理解皇上的意思,请皇上明示土地政策该如何改变,如果新的土地政策确实是为百姓福祉而设,那么臣将支持皇上的土地改革。”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26_26461/3166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