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寻我记 > 第11章 张庄修行界
    云中老人根基不好,机缘缺缺,前几年听闻附近有个清源寺,稍微招惹了一下清源寺的一个小女鬼,被清源寺中的老祖反噬了,拼尽一身家底才逃至这运数衰败的张庄,勉强布下个迷踪阵,又布下手段吸引小辈修行之人,便瘫倒在此,以为数不多的一点剩余修为,硬撑着。zing

    云中老人以截断地脉阴气以养鬼之法暂时活着。

    村人本来便不甚勤劳,被断了龙脉,愈发艰难了。

    数年中,云中老人也观望了数个修士,但怕被那些修士给吞的点滴不剩;又观望了许多凡人,但不是心性不足便是根骨不佳,偶有看起来不错的,但也是有其他因果牵连存在,不敢下手;最后实在是撑不住了,才将无尘子这个大约入眼的凡人给引了进来,希望能将三代传承给留下。

    至于光大门派,成就道统之类的想法,云中老人是不敢有这种期许的。

    无尘子若真有这般大运道,怕是遇不到云中老人这边运数衰败的人的。

    或许是其心有顾忌,又或者是无尘子未将自身当做云中老人的传人,竟然没有明白云中老人的传承真的传下了如何了不得的东西,其中多是一些云中老人的经验见识,反倒是无尘子极为感兴趣的传音手段,和这洞府附近的迷踪阵法,也没有传承给无尘子的。

    抠抠搜搜的。

    都死了,还藏一手。

    难怪,遇到鬼物了,也不敢寻大道观求救。

    可惜了。

    云中老人确实运数衰败,但无尘子却是运气极佳——前期只是个凡俗之人,有点修行之法,但不敢也没有机会贸贸然闯进修行界。如今云中老人这一手,便是将无尘子拉入了修行界,已然从凡俗的世界跳出来,见识到更为广阔的世界了!

    这一方世界,其大不可名状,这老道就在这大明国巴蜀地方转悠转悠,连外头那些府城郡城如何模样,也未见着,至于传说中的北地妖魔,东方水族,南边鬼物,这老道倒是无缘一见。

    那些传说存在,不过无缘得见了。

    就修行界而言,朝堂之上有不可察觉的皇族龙气悄然庇护着官府运转百姓生存,确保皇室官府乃至天下的大体安稳,镇压了修行界妖魔界以及许多外道存在,维护百姓生灵的安居。

    朝堂之下,有太乙门、落日谷、静虚观、大悲寺等修行大派占了灵气兴盛之地,多是避世修行,也有许多修行之人行走各处,取些善恶功德。

    修行人之间也有区分,散修很难融入传承门派中去。

    又有各地城郡中,许多道观佛寺林立,坐镇一地,收取香火法力,也庇护人道安稳。

    云中门一直孤立独行,开国两百年,居然寻不得融入这些佛事道观的门径,也是可怜。

    在皇族龙气压制之外的黑暗之地,云中老人便不清楚了,只听说不是什么好地方,妖鬼魔横行,全数是邪魔外道,偶尔闯入大明国,夺了些山野行人的血肉精魄,或是以之修行,或是以之炼器,兴风作浪。

    皇族龙气笼罩稀薄的地方,有山野妖精吞吐日月之力,偶尔也寻个野外行人或迷惑欢好或吸血食魄夺取元气,以助修行;也有得了天时地煞成的亡魂恶鬼,顺着冥冥中的一点感应,或者幻化唬人,或者寻机作孽。

    此之外,倒是不曾听说天庭地府之属,便是传闻中的山神土地也不曾显化人前,仅剩下一点带有灵光的寺庙道观,与其下的修行高深的道士和尚或者山间散人,一道镇压了城池地方的非人之属。

    城池之外荒山野岭地方,无事莫要乱入,危险万分。

    便是这一点大见,也是云中老人三代散修传承并着行走许多地界才积累出来的,若是个寻常人物,根本不会留意这般人妖鬼魔的大势,更不会知晓其间种种详情秘闻,多是忙忙碌碌求的苟活而已。

    或者是云中老人修为太低,只能见得这么一点人鬼之事,见不着神魔仙佛?

    无尘子暗暗思忖。

    这修行界倒也是简单,吞吐日月精华以之修行为最常见的法门,正邪都可以修一点魂魄,成就元神,只是如今佛道压制,邪魔外道已经绝迹了;也有借助天地灵物修行肉身,提升气血,也可以延年益寿;还有专修阴神灵魄,行诡异手段的婆子神棍……

    如此种种,多是求的成仙得道,虚无缥缈。在无尘子看来,这种种人鬼妖物,也是颇为精彩的。

    不过参与此方种种,还是得能活命才行。

    没命了,修行法门再精妙,都是空话。

    在清源寺那日,若非无尘子跑路快,怕是比此前半瘫在床的云中老人还要凄惨些。

    至于无尘子自己修行的功法,以云中老人的眼界还看不出来,但也觉得种不错的修行之法。毕竟,能于睡梦之中吸纳灵气修行肉身,已经是极为独特的修行之法了。当然,若是能在睡梦之中也修行元神魂魄,那才是真的直达仙人的捷径法门了——不过,以无尘子还在修行门口徘徊的修为做这般臆想,真有夏虫语冰之嫌。

    无尘子将云中老人的一点传承记忆接纳完毕,看了这附近还算不错,便将其埋了,又将为数不多的一点人迹掩盖了,放弃了这看来不错且有阵法掩盖的“洞府”,轻松便重新回了挂单的碧霞观。然后便是继续在碧霞观吸纳灵气,不过多了吸纳午间的一点正阳与月半的一点月灵,每日出摊去那白江小楼门口贩售符纸的时候便用云中老人的一点吐纳之法,不是转旁的法门,只是温养一下躯壳——或者是不想沾染鬼魅,无尘子便只是贩售了一些静心凝神的符箓。因为自身修为不足,或者画制符箓的材料不佳,这些符箓的效力长的也就三月,短的便是月余。

    或者是开源节流中开源的重要,这些原本被云中老人这些世外之人用来修行是镇定心神护持魂魄的符箓,无尘子有意无意以“提神醒脑”之用途贩售给了诸多读书人士,尤其是那些屡屡考场失利的仕子文人,对这符箓的需求极大。因其可以帮助这些“穷秀才”静心读书,不再被困倦所惑,销量极大,已经使得无尘子有了些许银钱积攒。

    老翁孩童的银钱不好赚取,权贵富贾的银钱也不是当下的无尘子能够接触的,但这些文人仕子的银钱,只要取法得当,也是极为容易赚取的。

    前世努力百十年,也存不下几个钱,而今不过是借助了前辈的一点经验,便胜过了盘剥一村的地主,且不是被束缚在土地之上的无形资材,又不会落下个严苛名声。

    果然是书中自有黄金屋诶。

    这日,无尘子刚把摊子摆下,便有一个姿态儒雅面容清和却又愁苦神色浮现、衣着素白简陋的书生急急行至身边,轻声道:“吴兄,你要找的宅子找到了,今日便随我去看看?”

    这人也是个自无尘子处买了凝神符的穷苦书生,名江海源,字瑞景。

    江瑞景对无尘子颇为中意,却因明的暗的诸般顾忌存在,始终不承认无尘子道人身份,便一直以无尘子俗家名字叫唤。自偶然间江瑞景得了出自无尘子的凝神符,体验了那静心凝神的效果后,寻根寻到无尘子这边,便对无尘子起了几分牵连,倒不是占了无尘子多少便宜,以无尘子看来,应该是别有心思。

    无尘子暂时也不敢相交太深,与江瑞景也有交流,神鬼之事也说了不少。

    并非是鬼神秘事,只是无尘子这些日子沿路所见。

    大约有意接近,又或者无尘子有些特别。因为无尘子看这世界的凡俗风光,对人对物的态度,多少带着前世的眼光,因而言语行迹,与当前诸人有不少差异,江瑞景与无尘子相处还算的愉快,往来不少。

    无尘子这些日子来卖出的符纸不少,此时摊前只剩了几张有轻微法力的护身符。

    对着显的极为热心的江瑞景,无尘子轻微无奈,道:“江兄,我这点银钱,怕是不足以买下个能入眼的院子。”

    无尘子已经询问过那碧霞观的修行老人,这百江郡作为府城,内有官府龙气镇压,又有得道的和尚道士出没,偶尔还举办个水陆法会罗天大醮啥的,修为稍差的妖魔鬼怪不敢作祟,比之附近的小镇村落安稳多了,因而居住的人也多了许多。

    人多了,那安家资材、每日耗费也便高了不少。

    山野村落,自耕自食,一年下来也耗费不了一贯半贯铜钱;而这百江郡内,纯以家居,便是十来两银子,若是隔三差五来个游乐宴会,一年下来没有个百余两银子,不能存活。至于真正的富裕人家,无尘子暂时没有见着。

    富贵人家,都是去了碧霞观。

    那位“姐姐”所在的嘉定县的县令,在这百江郡也不过是个中等人家罢了,三进三出的院子,也入不得这百江郡的大户人间之眼。

    无尘子此前卖符换的的银钱,也不过百余两银钱,本以为不少了,但比照之后,才知自身也还是个寻常穷人,在书斋里面转几圈就要花个一干二净的,怪不得那碧霞观的道人纵有修为也不出来如无尘子一般出来贩售符箓法器。

    无尘子此般举动,一则是丢了道人的高贵神秘,二则是自贬货价,不如与富贵人家换得更多银钱。

    若非是无尘子通了书生门路,怕能存个十来两银子,已经是天幸了。

    江瑞景颇有士人假手习惯,来了先去白江小楼借了凳子坐下,整整衣衫,缓缓气,让一身汗水热气散去,又有无尘子驭使了一道净身符,让其看来整洁了许多,这才道:“吴兄,你这身份,也用不着太大的宅院,有个不错的栖身之所,就比碧霞观好多了吧,也方便我等好友前来拜会不是?”

    无尘子笑笑,待其气息稍缓,这才道:“你们便不怕与我这道人太过亲近,惹得夫子不快?”

    “敬鬼神而远之,孔夫子说过的。”

    江瑞景忙拱拱手,道:“吴兄见识,便是夫子也是赞赏的,且我与吴兄的交往,乃是学识之交,不是那利益之辈,夫子不会责罚的。”

    看了无尘子一脸“你我皆明”表情,江瑞景又道:“吴兄那宁神符,真是好东西。”

    “我老师也是称赞不已,说士子大多难以定心,此物却有助定心。”

    “就是这价格高了点,一般人受不起。”

    无尘子调笑道:“你也是一般人?将来可是有皇榜状元之想的人。”

    “吴兄谬赞了,我受不得。”

    “不敢想,又如何敢争?”

    “状元榜眼,皆是人中龙凤,我只求个进士便足了。”

    “瑞景兄,你这话,糊弄别人还可以,便不要说与我听了吧。”

    “吴兄总是不信。”

    “我是信的,只是你心口不一。”

    “人贵自知,我资质比旁人差,自然也不能如旁人一般大志。”

    “你且糊弄我吧!”

    二人言语片刻,见实在没有生意,便收了摊子,又付了白江小楼茶水钱,便往江瑞景所寻得的宅院而去。

    在路上,江瑞景还是将那宅院的大概说了一下:那房子在百江郡城西,附近大多是在城里混得不得意的穷苦破落人家。其原主人三代以来都是郡府的一个小捕快,算是出息了,到了这一代,大约是盘剥牢户盘剥的太狠了,不知道被谁报复了,祸及妻儿老小,一家子一夜之间死了个干净。然后附近便有传言,说这宅子闹鬼,白日还好,一旦遇着月圆之夜,这几乎荒废的宅子便活了过来,自门口望去,有各色人物在里面往来宴饮,热热闹闹的,外头只看的模糊,看不明白。

    也有胆大之人于半夜闯了进去,但次日便横尸门前。

    传闻也有道人前去设坛做法,也有佛门大师前去降妖伏魔,折腾了许久,也不见月圆之夜的鬼魅影子少了。

    该闹腾,依旧闹腾。

    不过似有别情,那鬼物并不祸害周遭相邻,故而那处地界还算安稳,并未荒废附近的宅子院落。

    屋里鬼欢笑,屋外人往来。

    别有一番景致。

    听闻至此,无尘子颇为诧异地看着江瑞景,道:“瑞景兄,你莫不是在害我?许多高人都不能奈何的鬼物,你以为我这点道行能够降服?”一边言语,一边上上下下地查看江瑞景,似乎要将江瑞景看个通透,只是将江瑞景看的汗毛直立。

    这是无尘子使了法眼。

    无他,只想看看江瑞景是不是被邪祟附身了。

    结果,没有。

    无尘子便将法眼散去了。

    江瑞景一面压下怪异感觉,一面笑道:“旁人我是不敢说的,但吴兄的本事,我是真的见着了。我们只是去看看而已,若是吴兄觉得不合适,我们便再去另一处宅子,不过价钱可是会贵上许多。”

    “吴兄自己也说了,先找一间便宜点的。”

    无尘子平日花费银钱不多,也不似其他道人和尚一般多多购买金贵法器宝物,也不敢去那书斋搜集珍贵手记,道观里头请两本修行功法也没个途径,故而显得有些吝啬了,舍不得花钱的模样。无尘子只是对江瑞景言语说要买个便宜宅子,江瑞景也并未过问无尘子银钱问题,故而有些误会。

    行走片刻,江瑞景又道:“吴兄,这宅子现在着实便宜,价格只有市价行情的一成。如吴兄能平息鬼物,真的捡了个大便宜……”

    “纵然不住,日后卖给旁人,也是大笔银子。”

    无尘子笑道:“你以为我精通驱鬼降魔?”

    江瑞景忙道:“吴兄精通那符箓咒文,我同窗几个都颇为侦赞叹,料想吴兄触类旁通之下,也会些旁的手段?”

    无尘子一边留意两边逐渐显出的与城南方向繁华兴盛截然不同的模样,一边道:“符箓一道,我也只是照猫画虎而已。虽然有三分效力,但还没有入门。”言罢,又看了两边不少摊在地上行乞的老病幼残,对江瑞景道:“江兄,城西都是这般景象?”

    江瑞景看了那些沿街行乞的病弱,也有唏嘘,道:“郡府老爷已经很仁慈了。”

    “据闻,京城及附近的几个府城,都将这些不事生产的乞丐,赶出去了。”

    “夫子都感叹,世道不易。”

    无尘子微微叹息,然后便沉默不语。

    江瑞景也是悄声领路。

    不过是半个时辰左右,二人便从富裕豪华的城南,赶到了城西略有名气的鬼屋。

    对于鬼屋,无尘子还是听过些趣闻的,只是没有想到这城西鬼屋着实有些特别。到了那已颇多衰败残破迹象的鬼屋附近,二人便感觉到了一些怪异——粗略数了数,三进院子的鬼屋鹤立鸡群一般坐落在见方五十丈的荒草枯树丛林之中,而荒草丛林之外便是鼎沸人声,人来人往,摩肩接踵。

    一条不可见的线,将这地方分做两个世界——人群世界与鬼物世界,极动世界与极静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25_25506/1945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