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四色锦 > 【灯节】
    “人间元夕喜天晴,况复繁华在帝京。

    “凤辇遥临双阙回,鳌山高耸万灯明。

    “春风车马填都市,夜月笙歌满禁城。

    “不是吾皇重时令,要同黎庶乐生平……”

    夜幕垂,万千灯火点亮夜空,顾秀从未看过如此亮如白昼的夜。鳌山彩楼拔地而起,饰以金碧,灯如星布,灿烂得与明月争辉。四周皆是各色彩灯,有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千姿百态,让人眼都看不过来。

    万岁山下即是寿皇殿,殿前一片果园,也挂满了彩灯。殿东有观花殿、观德殿,其后还有万福阁、毓秀馆、玩芳亭、乾佑阁等,每一座宫殿阁楼都耀眼闪亮。

    宫里的内官监火药房特意造了奇花火爆在今夜燃放,花样如梅兰竹菊,在天空绽放时闪烁如生。

    寿皇殿内摆了宴桌,设宴与午门设群臣宴无异,每桌皆有果子、茶食、小馒头、粉汤、圆子,菜有四色,酒为三盅。

    舒太后坐殿中北位,东首是谢皇后,西首长公主、太子妃,其余依次而坐。丹陛设了钟鼓司的乐作以赞灯,丹墀内有鳌山彩灯,灿烂辉煌,又与寿皇殿前后左右的彩灯交相辉映。

    宫人与钟鼓司和教坊司同坐一处,皆在殿东西两侧的配殿。顾秀与杨典制和田德女同坐,这一桌正好都是尚功局女官。

    与此同时,皇帝同太子也在午门设宴,元宵灯宴除了观灯、焰火、乐舞之外,自然也少不了作诗以赋帝王观灯雅兴。

    有太监专为传话,前面才赋新诗,后面很快就能知道。舒太后乐呵呵地让嗓门大的内官在丹陛高声念出前面大臣所作两首新诗——

    “望近仙家十二城,君王元夜宴琼京。月华且让灯球起,春色先从火树生。

    “平地蓬瀛开胜概,半天歌管奏新声。小臣愿献升平颂,万岁千秋仰圣名……”

    “翠耸鳌山对阙开,万灯森列映楼台。初疑星宿薇垣聚,又见神仙阆苑来。

    “火线走空飞夜电,香车填道动春雷。臣民共乐恩光里,愿献吾皇万寿杯……”

    念诗这位嗓门可是真洪亮,左右配殿都听得真切,顾秀听了一乐,暗忖这两位写诗的真能拍马屁。她正笑,殿外不知谁又喊了声“举杯……”于是众人皆起立举杯,跟着朗诵者一道念,“愿献吾皇万寿杯……”

    顾秀也慌里慌张地起身,跟着念了一句,然后举杯,喝了酒方坐下。坐下后她咂了咂嘴,觉着酒味还不错,不过桌上的菜都是冷的,佐酒就差了些。

    其实她对这一切都充满好奇,而同桌其她人如杨典制,或许这样的宴席她们经历了数轮,早没了兴趣,不像她兴致高昂。

    念过诗,钟鼓司又来登台,唱的曲目《众神圣庆赏元宵节》,一出宫廷庆赏剧。顾秀没听过,扭头问一旁的杨典制,“这戏好听吗?”

    杨莲花懒洋洋道:“年年都这些曲目,有啥好听的?还不如唱牡丹亭呢。”

    “那唱的是啥?”

    “唱的啥?唱的嘛……就是下界皇帝因为元宵节在皇宫中搭鳌山花灯,与民同乐,惊动了上界的玉虚师相、文昌帝君、上元一品九气天官、中元二品七气地官,下元三品五气水官,以及五显灵王、值日功曹、九天采访使、五岳这些神灵,他们一同下凡来,为当今圣上祝寿,并观赏元宵鳌山胜景。”

    “听起来挺有趣的嘛。”

    杨典制翻着白眼道:“你多听几次就不会这么说了,我倒宁愿听牡丹亭,西厢记也行。”

    “这些不也常听?”

    那边台上唱——“喜鳌山势结巍巍,巧样花灯,绣带风吹,乐艺施逞,耳边厢迓鼓如雷,动仙音声清韵美,摆列着丝竹金石。酒泛琼杯,香袅金猊。看了这富贵奢华,索强似阆苑瑶池……”

    顾秀也跟着摇头晃脑,又举杯向众人祝道,“诸位,杯莫停,在下先走着了。”

    杨典制捂嘴笑道,“好吧,看得出来你是真觉得有趣。就跟我初入宫那会一样,看什么都新鲜。”

    “人既然到了这环境里,再不适应不也得适应。你再不觉得好听,不也得年年听?”

    杨典制盯着她看了好一会,突然凑近了说道:“诶,信不信有个地方比这好玩,我带你去啊?”

    顾秀不信,摇头道:“我不信,还有更好玩的地方?难不成你想出宫到大街上?”

    杨典制一笑,眼里藏着狡黠,又悄悄与她耳语:“不出宫,但我告诉你,今天有神仙要到此地一游,不如我俩去一睹神仙仙姿?”

    顾秀狐疑:“你与人有约?我更不去……”

    “哎呀,没有,走啦走啦!”不等顾秀反对,杨典制就扯住她手臂将她一把拉起,“你就跟我走吧,保证你见到神仙!”

    顾秀被她拉得动弹不得,只有顺从跟她走。边走嘴里还问道,“要去哪里?什么神仙?你莫不是诓我?诶诶……这世上真有神仙下凡?”

    杨典制笑道:“才发现你这人真啰嗦……”

    今夜,京城弛禁,宫里各处宫门也会整夜开启,宫人可随处行走不受约束。顾秀与杨典制从寿皇殿东边墙门出,一出即是观德殿,其后是观花殿,有观花亭一座,亭中同样设有宴桌。

    她俩站在游廊上,可望见观花亭,观花殿植有百花,最多的是牡丹芍药,不过此时都非花季,自然也不见踪影。

    观花亭里似有女乐唱曲,咿咿呀呀的,顾秀诧异,这曲听起来很熟悉。只听道——“隐隐城楼起暮笳,俏尼姑独坐叹嗟呀,奴家遭落空门里……”

    “那亭里谁人唱曲?”顾秀忍不住好奇,问杨典制。

    杨典制却突然拽着她的衣袖,压低声音道:“有仪仗过来了……”

    “哦!”顾秀立即醒悟,跟她一起闪至道旁,躬身垂目。

    仪仗从观德殿来,有数人围住一肩舆,舆中坐了一人。当先的婢女快经过时,她俩跟着跪下,待仪仗经过她俩,似乎稍有停顿,但又很快过去。

    顾秀仿佛听到一声轻笑,和一句“是你……”有些耳熟。心中正疑惑,又听杨典制说,“过去了,起来吧。”

    “好,”顾秀应道。顺势起身拍了拍裙子,“谁啊?”

    “是宝琴郡主。”

    顾秀心中疑惑更甚,不禁想到上上个月,她还在南京绣佛斋里,遇见的那位年轻顾客……

    “我们去观花亭,”杨典制道。

    “好,走吧。”顾秀想了想也就抛诸脑后,随后两人绕游廊而行。

    渐近观花亭,停住,那女乐的歌声愈发清晰——“奴想件件般般都非真,何劳我终朝把佛珠拿……”

    “唱的真好,是谁在唱?”

    “教坊司的乐伶,”杨典制一撇嘴。“一个妖冶艳货……”

    “你认识?”顾秀扭头看她。

    “我怎么可能认识教坊司的人?只晓得名字好吧。”

    观花亭里不知摆了几张宴桌,似乎很热闹。“你说的神仙就在那里?”

    杨典制没有回答,安静地站了会。头顶有烟火爆开,煞是绚丽,她忽然笑道:“是啊,要不我们也进去讨杯酒吃。”

    顾秀糊里糊涂跟着杨莲花进了观花亭,站在门边。这亭里笙歌鼓乐,外面时已听见热闹,进来则愈更鼎沸。太监宫女分坐十数桌,围城半圆,吃酒的吃酒,听曲的听曲。

    中间露出一方空地,又有二人于当中,一人弹弦,一人犹抱琵琶半遮面,低吟浅唱道——

    “眼前若有秋江客,奴情愿蓄着青丝抛《法华》……”

    “呜……耶……”那华字还拖着尾声,就被阵阵叫声打断,空气中暗暗流淌着暧昧。顾秀不明白,但定睛一瞧那弹弦的人,不禁瞪大了眼睛。

    生怕没看清楚,又揉了揉眼睛,“李叔?”

    “嗯?什么?”

    杨莲花看她一眼,顾秀赶忙摇头,“没,没什么。她唱的很地道。”

    ——“哪怕朝绩麻,夜纺纱……锄地耕田把泥土扒……

    ——“但求天公从人愿,免教孤雁落平沙……

    ——“令人儿怎不怨爹妈……”

    余韵还在,周遭又起哄笑:“妙常姑娘这唱得哪是思凡?简直就是动凡心……要不再来一段?”

    “对对,再来一段!”

    “再来一段《玉簪记》!”

    “切!”那犹抱琵琶的美人先白了一眼,嘴角带笑,款款道,“就知你们这样……算了 ,我今天看在……”

    腔调带着吴音,顾秀有些疑惑,“她……”

    “她名字叫俞妙常,是罪臣之女,很小就进了教坊司,远近闻名的美人,京城谁人不知。”杨典制替她解释,“不常进宫献演,想必今天有那人在的缘故。”

    顾秀更是莫名其妙,“那人,是谁?”

    杨典制努了努嘴,顾秀顺着看去,又张大了嘴巴。“那那那……”她心里忍不住叫开,蛮贵的贵叔?“你说的神仙就是他?”

    杨典制略带揶揄的口吻说,“一个似神仙,一个赛天仙,你不觉得他俩很般配?”

    顾秀一皱眉头,觉得她奇里奇怪,瞥她一眼,突然又想起田德女的话——“她最近迷上一个受了罚的太监……”

    “乖乖,不会就是这个蛮贵吧?”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25_25441/1930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