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煮酒弄青梅,我从地狱归 > 番外:斯人已逝,杨柳依依(五)
    世子殁了,仗还在打。

    几乎每天都有新征的兵丁从城门出去, 同时,新一批报丧的噩耗送来。城中香火愈盛。黄色的绣线,梵语的真言,我做起新的平安符袋,一针一线,一字一句,认真绣好,仔细缝口。

    做上十来个,我就叫青环送到寺庙,请师傅加持,送给那些只身前来为家人祈福的女香客。不知道有用无用我想尽上小小心意。

    父母几次三番劝我停止守丧。候爷闻我守丧,也几次派人劝说我。

    我不是候府的人,我在家做什么事,与候府无干。

    我心里这么想,面上还得客气,我礼貌地接待,又婉言送他们出门。

    父母劝解我多次,见我志坚,也就不再相劝。

    我心中愧疚,我就是仗着他们宠我爱我,怕把我逼急了出什么闪失,不敢十分相劝,才多少有恃无恐。

    但家毕竟不能长住。

    三年丧期一满,我便向父母提出,我要去城外清檀寺带发修行。

    父母苦劝不听,苦留不住,他们大惊也大惑,为什么我铁了心要守丧,又要为他出家。

    我说,我不是出家,是皈依佛门,是一种修行。

    他们不听我解释。我儿大好年华,怎能舍弃世俗父母,为一个死人遁入空门,独守青灯?

    我不是一个人,庵里还有老师傅和一个老媪,我已经打听过了。我不是为世子修行,我是为修自己的心,我想守着自己的心,清清静静想一想。

    他们更不懂了。他们觉得我找这么多理由,就是想为世子守贞。荑儿,你在哪不是守,在家也可以守,你要守多久守多久,阿父阿母不逼你了啊!不逼了啊!

    我想在庵里修行,清檀庵在城郊,足够清静,我想佛门清静之地,静一静,想一想。

    可他们听不进去,只一昧劝我。

    他们苦劝不成,又喊来姐姐们,族中长者,轮番劝我。青环泪眼汪汪,女娘,我陪你一起去吧。不,青环,你也十七了,我放你出去。青环不想出去,青环要陪着女娘。青环,我是去修行,不能像以前受人照顾;而且庵小,多一个人更不方便。

    父母不得已,捐了不少钱帛给清檀庵。庵主只收下不足五分之一,说女娘一人,用不了许多,庵小财多不是好事,请他们将余下的施给城外流民。

    母亲走时,看一看庵堂所在,再次泪眼涟涟。阿荑,吊唁那天你出城,是不是就起心了?

    我合掌送别,不语。

    我换上缁衣,用一根木簪绾起长发,庵主给我起法号,静听。

    庵里只有庵主和一个做粗活的老妇,徐氏,我称她徐妪。我学着做庵中杂务,打扫洗衣,烧水做饭。师傅并不十分差使我。

    心绪比来时静了许多,有空我就绣平安符袋,拿到佛前供奉,也施给那些请香求福的善男信女。

    师傅说,战乱不断,世人皆苦,不分男女,所以我施愿也不该有所区别。

    来庵里的人逐渐多起来,他们除了进香,还想求一个刺绣的符袋。我不知道有用无用,但有人需要,就可以给他们一些寄托。

    庵主看我绣得工整,说我可以学抄经文。

    净手,焚香,我试着抄写除障平安经。

    愿国无忧,将士归,人人平康,户户安乐。

    庵主查看我抄的佛经。静听,你有心结。

    本以为心如水镜,此刻却微波轻荡,我没有说话,但飘移的眼神已替我回答。

    世子死后,来找过我。

    他死后的第四十九日,也是我正式居丧的第十五天,候府为他举办水陆法会,他却径直来到我这里。

    我卧床上,昏昏欲睡,忽觉一股浓重的铁锈味。他穿墙而入,隔开那盏萤萤小灯,挡在我眼帘前。

    他对我蹙眉怒视,目光幽幽放光,如狼瞳鬼火,要将我生吞活剥。

    "姜荑,谁让你服丧的!我沒叫你服丧!"灯光幽暗,又被他挡去大半。我只见他身披战甲,除了那双厉眸,脸黑乎乎看不清楚。

    他旋身,穿墙而没,双脚站过的地方,残留血污和泥沙。

    死后净身,入敛,厚葬,都没令他身上的血污减少半分。

    那血腥,蔓延我整个夜晚。

    我合掌,目光淡淡垂下。师傅,如果水陆法会都不能令某人消除怨念,往生极乐,吾当奈何?

    抄经回向,修行,为善,皆是自救救他之法。

    沐手,执笔。

    我在佛经末尾写下——

    愿以此抄经功德,回向一切怨亲债主,至诚发愿,解冤释仇,化干戈为菩提,解恶缘为善缘,业障消除,福慧增长

    我在家服丧的第二年亥月(阴历十一月),满城飘雪。

    傍晚,世子站在积雪的偏院,高声叫我的名字。

    不知为何,就我一人听见。

    我看他踏过满地白雪,步履铿锵朝我走来。

    铁甲铮铮,血污满身,俨然一副战死之人的模样。

    雪花在他周围翩迁,落地之前即已消融。

    他双目炽红,一身血与火的热烈,灿烂而危险;张口,唇齿间也喷着火气。

    “我为复仇,不得转世,已成罗刹。姜荑,你该守的是人,不是恶鬼!"

    我用力呼吸,伴着加速的心律。世子,你要我管好自己,所以,你也莫要管我。

    "我是恶鬼,不是世子!″他恨恨说道,抬脚留下斑驳残雪。

    前方战事依旧胶着,加急战报一封接着一封,紧促的马蹄在尘道上响个不停。

    我一遍又一遍抄着佛经。抄经,抄心,修心祈福。

    我呆在静室,也听得到门外马蹄得得。

    蹄声如雷,急如暴雨,遥遥而至,停在庵前。

    庵主外出,又不见老妪动静,我只得停笔,出去查看。

    青天白日,世子绛红衣黑铁甲,披着猩红斗蓬,骑着黑鬃大马,如一团熊熊烈焰,静静燃烧在我眼底。

    盔顶雉尾轻曳,如一束闪耀的火苗。这次,未及他开口,我先合掌施礼。施主,信女并非为谁守节,只是恪守本心,在庵守志而已。

    他眉心跳了跳,罕见地没有动怒。“我不是来布施的!”他板着脸翻下马背,一脚跨过门槛,“渴了,进来喝口茶!”

    他身上的血污味道有增无减,张口闭口,还发散出一股野兽的腥气。

    庵堂没有坐榻,我挪来蒲团,他没有理会,解开斗蓬往地面一铺,直接坐上去,交叉双脚。

    我煮好茶,端给他。他似乎真的口渴,接过去一饮而尽,护手处凝着黑褐的血污,手背虎口有缝合的线痕,延伸到大半个拇指。

    他放下茶盏,拧拧眉,倒没嫌茶水粗糙。"怎么是你来做?"

    “庵里人少,这些小事,当然由我来做。"

    他侧头,扫了扫左右,目光在屋子里转动,好一阵未言语。

    一道斜斜的刀口,横贯他鼻梁,从右脸到左脸;伤口也精细地缝补过,仍是护颊甲片遮不住的狰狞。

    我知道,在铁甲严密的包裹下,到处是这样的伤,还有几十个箭矢的孔洞。他死得凄惨,几乎体无完肤。

    但他是被敌人用了隆重的礼仪,全身裹满白色绢帛送回来的,身上深深浅浅的伤口也被精心缝合。

    人们传说着,不知何人,像补衣服破洞那般,用了细密的针法,尽力隐藏那些裂伤和豁口。

    我瞳光不自觉地停留在他手上,脸上,这些露出的部分细细揣摩。

    "你看我干嘛?″他一声怒斥,我下意识地收回视线。

    今天仔细看了才知道,那针法如何细细密密,一条一条缝上粗大的缺口,把皮肤紧紧连在一起;世子皮肤是晒黑的麦色,缝线也选用相近的颜色。我可以想象一双柔软的手将裂开处的皮肤抚平,似捋平衣裳褶皱,用粗针缝拢伤口,再换细针,缜密缝好。

    我深呼吸一口,又闻到了野兽的气息。"那个——"我小心张口。不叫世子,也不能叫施主。

    他横目冷视。

    "知道什么人,为你,缝合——身体的吗?"斟酌字眼,勉强说成这句话,我静待风暴的来临。那个人,是女子吧,她花费的心血,透露的情愫,让我不能不问。稍顷,等来世子一声冷哼,如坠落岩石绽开的一道水花。

    "死后的事,我不清楚。"他含着不耐地挥了挥手,"想来也不认识。"

    丝缕凉意划过,我莫名地心酸,难过,为那女子传不到的心意难过。世子心里只有仇恨,死后亡灵也不知感激。

    我沉默不语,世子反痛快起来,似乎有盖不住的开心事,令他唇角高高扬起。

    他又要了杯茶。"候爷啊,要过继义子了呢!″他张开嘴,笑出了声,"他亲儿子都不在了,你说,我怎能让一个假子活着呢?"

    说话之间,好像有毒蛇吐着红红的信子,一下一下舔拭我的背心。

    他猛站起,随手抓起斗蓬往身上一披,疾步出门,纵身上马,一串大笑犹如地府的铁链连续碰撞。

    "姜荑,我要彻底断了他续嗣,死后也无人祭祀!"

    (待续)

    (2023年11月19日12:55首发晋江网)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25_25392/1925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