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纨绔世子不好当 > 第204章 文武双全
    老季不言不语,他未必是朝堂上最老的登,但他一定是最靓的崽儿。

    见到突然来上朝的老季不开口,三省官员这才出班。

    出班的时候,这群官员每说两句,还得偷摸看了眼老季,深怕这个一上朝就要干人的太子少师奔着自己衙署乃至是奔着自己来的。

    三省官员今天出来的比较少,然后是六部,六部差不多也是这个情况,说两句,看一眼老季,就连除了还没回京的工部尚书之外的其他五部尚书,心里也犯嘀咕,深怕被老季盯上。

    尚书之流,基本上已经算是混到了权利金字塔的顶端了,都是爱惜羽毛之辈,他们不怕老季,可他们总怕自己衙署出点什么事,很多时候,他们能约束自己,却约束不了下面的人,越是下面的人,越是灯下黑。

    眼看着日常奏事都快完事了,季伯昌还是不吭声。

    直到天子都快忍不住开口的时候,老季终于张嘴了。

    “陛下,老臣有一事请奏。”

    “季师直言便是。”

    天子很客气,应该的,老季应该算是当年唯一没动过手的“从龙之臣”。

    别的从龙之臣,都是跟着一起造反的,要么出谋划策,要么出钱出力,要么上阵杀敌,唯独老季,光出一张嘴,别人动手,他动嘴。

    造反三因素,钱、拳头,以及正义性!

    钱,世家负责。

    拳头,猛将和谋士负责。

    正义性,则是季伯昌全权负责。

    一纸檄文轰动天下,喷的朝廷体无完肤,贬的前朝天子一文不值,有理有据,听之热血上头,闻之青筋直蹦,头顶发红,额头发硬,脖子发粗,浑身哆嗦。

    造反总要有由头,不可能谁造反就是闲着也是闲着,需要有正义性,作为道德制高点上的男人,季伯昌坚定不移的站在康老六的阵营,其意义不亚于千军万马。

    还有这称呼,也就是“季师”,这个师是敬佩学问,而非老师的那个“师”。

    因此,对待老季,天子总是一副礼遇有加的模样。

    “禀陛下。”

    季伯昌出班了,一派大家风范,朗声开口。

    “习四书,通五经,贯六艺,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今,国子监重以文,授以经,勤以礼乐,惰习九数,少射、却御,老臣以为不妥。”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国子监作为官方唯一制定大学堂,教的都是四书五经,算学也会带点,但是没教过射箭和骑马。

    没教也是正常,科考根本不考这玩意,实际上九数和乐也不考,之所以教,是因九数用来做官,处理政务用的,要不有些特殊的奏折都看不明白,至于乐,属于加分项,主要是加buff的。

    但是射箭和骑马对国子监的监生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用不到。

    不过话分谁说,大家都知道这玩意没用,对科考和当官没用,可君子六艺是“周礼”上记载的,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将君子六艺这种教育理念上升到了关于“人格”的体现上,并且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只有掌握这六种技艺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君子。

    “老臣以为,应择选德才兼备之人,入国子监,授射、御二艺,此二艺需精进,传授初窥门径便可,若是在诸臣中择才,又无需耽误衙署政务。”

    老季道明了今日上朝的来意,一番话说完,不知多少文臣武将的双眼亮了起来。

    要知道能在国子监教书的先生们,各个都是大儒名士,虽然在朝廷登记造册上记录的品级很低,却清贵无比,比之言官还要不知清贵了多少倍。

    本朝现在这一代不说,就说下一代,下下代,要有多少朝臣出自国子监,而这些被国子监教授的臣子们,见了这些国子监先生都得称一声“师”。

    古代就是如此,天、地、君、亲、师,师,仅次于爹娘。

    爹娘,你可以顶嘴,叛逆期嘛,谁都有,好治,七匹狼蘸碘伏,边打边消毒,专治各种叛逆期。

    可要是和教授学问的“先生”顶嘴,那就不是七匹狼了,用ak47扫射都不为过,可以不喜欢先生,可以心里骂,但是,必须尊敬,无比的尊敬。

    打个比方,未来小二康骁登基了,坐上龙椅第一件事,下令将所有言官砍了,他可以解释,说他刚登基,见见红给大家乐呵乐呵,可要是他大庭广众下骂了一句季伯昌,那这新君的名声算是彻底臭了,一辈子都洗不干净那种。

    也正是因为“师”的份量如此之重,国子监的先生们品级才低,除了教书外,不授予其他官职。

    那么试想一下,如果朝廷中哪个在位的大臣“兼职”成了国子监的先生,几年后,十几年后,朝堂上不知多少臣子会称他一声“先生”,先生有难,这些臣子于情于理都得站出来帮忙。

    最妙的是,还不用辞去原本的官职,无需丢掉手中的权利,这可比升官发财都实惠。

    “季师所言极有道理。”

    天子颔首表示赞同。

    他是真心赞同的,君子六艺什么的,他不是太认同,通六艺就算君子了,扯淡,自己还通六…文德还通六艺呢,不也是个死太监,也没见到谁说他是君子。

    老六赞同是因为他觉得好男儿顶天立地就应该文武双全,不说上阵杀敌,至少有个强健的体魄,现在的读书人一个个和病秧子似的,舞文弄墨是强项,动动胳膊伸伸腿,累的半死,不像话。

    “老臣附议。”

    户部尚书赟乘泰站了出来,表态了。

    老赟也是真心赞同,学射箭什么的,他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让读书人都会骑马,骑马的人越多,办马牌的人也就越多,办马牌的人越多,扣分的人就越多,扣分的人越多,户部的钱就越多,爽歪歪。

    一时之间,朝堂上有分量的臣子们都站出来“附议”了,没什么可反对的,君子六艺,孔子都提倡,谁能反对,谁敢反对,别说反对,哪怕说不支持,至少都算得上是离经叛道。

    天子大手一挥,群臣退回班中。

    “依季师所见,诸臣可有胜任之人?”

    “老臣久不上朝,自不敢乱荐。”季伯昌微微一笑:“陛下允文允武,知人善用,定会择文武双全之才。”

    一声“文武双全”,朝堂之中一人心脏狂跳,正是太仆寺少卿,陈尚锦!

    这就是季渃嫣的手段,明刀明枪,是为小道,风险太大,真正的计谋,、是随手一指地上,自有人屁颠屁颠的就跑来挖坑,然后自己跳下去,最终还得用土给自己埋的严严实实,谁拉都不好使,谁拉他,他和谁急眼,和要害他似的。

    除此之外,季渃嫣是靶向治疗,什么玩意尸位素餐、上下其手、弄虚作假,不搞这个,既然自己的“未过门”的夫婿要给刘旺出气,因为当年军中的事,那就要有针对性,他陈尚锦是从哪起来的,那就让他从哪趴下,对症下药!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25_25330/3180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