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秦武桓帝 > 第102章 新年至秦国得勇将
    乾麟四年(359)正月,长安城中刚刚下了一场大雪,晋燕自去年年末的接连交锋之事也是传到了长安城中,但是除去身居庙堂之上的朝臣有关注此事以外,老百姓们该怎么生活还是依旧怎么生活。

    城郊的民居中,两道挺拔的身影正站在庭院中,在庭院的南方,摆放着一张香案,老鹿和老张各自握着三柱香,朝着南方拜了三拜,然后将香插在香炉里,同时又将一壶酒倒在了香案前。

    “老鹿,世固也离世了,我们的老兄弟又少了一个。”老张看着老鹿有些心情沉重的说。

    老鹿面色凝重,沉默良久之后,才缓缓的说道:“我想给世固报仇。”

    老张双眼一亮,看向老鹿苦笑道:“如今我们早已经不像当初那样了,我们现在除去一身勇武以外,还有什么东西呢?世固是被晋人所杀,我们若是想要找晋人给世固报仇的话,至少也得有支属于自己的军队才行啊。如今天下数分,秦、晋、燕为了中原大地不断争夺,我们或许可以重新像当初在赵国那般驰骋疆场呢。”

    老鹿听懂了老张话里的意思,说道:“慕容燕国虽然吞并了大赵的绝大部分领土,但也消灭了冉魏,算是为大赵报了仇,只是当年武皇帝在位时期,曾经多次进攻慕容燕,加之先前邓公对我有知遇之恩,可却惨遭燕贼屠戮……”

    看着没有了下文的老兄弟,老张也是明白了老鹿的意思。

    一日,退朝之后,苻安刚刚回到武都王府,换上常服,便有下人快步进来向他禀报道:“大王,王府外有两个人求见,说是大王您的旧友。”

    苻安一愣,旧友?他的旧友除去已经离世的,不都应该在国内担任高官显贵吗?怎么还会有其他流落民间的人呢?

    “先把人带进来吧。”苻安想了想吩咐道,然后便正坐在位置上,静等下人将人带进来。

    很快,一袭布衣的老鹿和老张二人便被下人带到了苻安的面前,苻安看着眼前这两个约莫五十余岁的中年男子,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丝疑惑,自己真的认识这两个人吗?看着二人一身煞气,苻安也是敏锐的就察觉出这两个一定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人。

    “二位恕老夫眼拙,既然自称是老夫的旧友,不知姓甚名谁?”苻安面带疑惑的看向二人询问道。

    老张和老鹿相互对视一眼之后,然后抱拳对苻安回答说:“张貉、鹿勃早见过武都王。”

    苻安先是一愣,然后好像猛地想起了什么,瞳孔放大看着面前的两个人吃惊的说:“二位将军何以至此?”

    张貉和鹿勃早的名字,苻安并不陌生,在兄长惠武帝苻洪效力于石赵的时候,张貉和鹿勃早早就在石赵任职多年了。

    咸康五年(339),石赵皇帝石虎派遣石鉴、夔安、李菟等人率领大军五万南下攻打晋国,其中夔安、李农进攻沔南,张貉则是率部直逼邾城,并在此处和晋军展开了激烈战斗,最终晋军大败,邾城被张貉攻克,晋国豫州刺史毛宝在混战中战死。

    张貉在石赵时东征西讨,以善战闻名于天下,只是后来石赵倾覆,张貉便不知所终,苻安以为张貉早已经不在人世,却没有想到他居然还活着。

    而鹿勃早则原本是石赵征东将军邓恒麾下的一员猛将,永和六年(350),燕帝慕容儁分三路进攻石赵,鹿勃早率领数千精锐夜袭慕容儁大营,若不是因为人少被慕容垂率部拦截,恐怕当夜鹿勃早兴许还可以成功斩杀慕容儁。

    后来邓恒在蓟城率部与幽州刺史王午一起协同作战,抵抗燕军,最终因为孤立无援而血洒疆场,鹿勃早便也没有了消息。苻安万万没有想到居然再次见到了这两个人。

    “二位将军快快请坐。”苻安立刻起身招呼着张貉与鹿勃早坐下,然后又吩咐下人给二人倒水。

    “二位将军近些年来过的可好?”苻安看着二人询问道。

    鹿勃早面无表情,而张貉则是笑着对苻安回答:“有劳武都王记挂,这些年过来虽说日子不像当初在大赵过得那般滋润,倒也还是勉强可以接受的。”

    苻安微微颔首:“今日得幸能够重新遇见二位将军,我等定要不醉不归,就算是为了纪念我们曾都在大赵共同效力过的那段时光吧。”

    “一切都听凭武都王吩咐。”张貉二人自然是没有任何的异议,苻安也是迅速叫人前去准备酒食。

    很快,酒食便被一群下人端上了桌,苻安朝着张貉二人说:“二位将军,请,我们边吃边说。”

    太极殿中,苻苌正在会见苻生和苻硕。“大哥,那你的意思就是叫我和老六带兵去把那高离杀掉就行了吗?”苻生看着苻苌问道。

    苻苌点了点头:“对,没错,高离此人担任平羌护军已经有些年头了,此人心术不正,据孤所知,他极有可能已经在筹备起兵造反的事情了,所以你们径直率兵前去将其诛杀了就好。”

    苻生一口答应了下来:“大哥你尽管放心,有我出马,那高离的人头我一定给你带回来。”

    “嗯,我相信你们,你们此次要做的就是奔袭略阳,打高离一个措手不及。”

    “那行,大哥,那我和老六就先出发了。”

    看着苻生、苻硕离开的背影,苻苌的心神稍稍安定了一些,因为在前世的这个时候,担任

    平羌护军的高离便占据略阳造反,叔祖苻侯率部前往平定,结果因为年迈多病,尚未平定高离就病逝在军中了。

    因此,苻苌才想着,这一世,不如自己先派苻生他们前去先将高离给诛杀了,也省的像前世一样,叫叔祖他老人家挂帅出征了,两个叔祖为大秦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自己也该叫他们安享晚年了,而不是继续叫他们奔波各处。

    “陛下,王京兆求见。”这时,忠禄来到苻苌的跟前小声的向他禀报道。

    苻苌顿时眼前一亮,“快,快去叫景略进来。”

    很快,王猛便跟着忠禄走了进来,“臣拜见陛下。”

    苻苌快步来到王猛的面前,握住他的手,“景略快快免礼,你今天入宫来,一定是有什么消息要告诉孤吧?”

    王猛也是面带笑容的看向苻苌:“回陛下,正是如此。”

    苻苌拉着王猛一起坐在一旁的位置上:“景略快说吧,孤已经等不及了。”

    “陛下,您可还记得,之前您曾和我说过,希望叫天下各族百姓亲如兄弟,如同一家?”王猛看着苻苌说道。

    苻苌点了点头:“记得,记得,莫非景略你有了好的办法?”

    王猛微微颔首:“倒也不能说是好办法,但是确实是想到了一个办法。”

    “景略,快说来叫孤听听。”

    “陛下,如今我大秦国内便已经有氐、羌、汉诸族,类似两国边境的地方,还会有鲜卑、羯等族。问题的根源便在于民族过于繁多了,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整合所有的民族,使其变成一个民族或者以某个民族为主体的一个大整体。”王猛给苻苌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整合所有的民族使其变成一个民族?这恐怕不好做啊?”苻苌细细的理解着王猛的话语。

    “那是自然,所以,陛下,臣的想法是凝聚各个民族,叫各民族形成一个大的整体。”

    “哦?可是我大秦国内民族繁多,景略,你不妨直接说说你的想法吧。”

    “陛下,臣的建议是整合各个民族,形成的整体就叫华夏族,因为早在《尚书·周书·武成》中便说了: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听到华夏两个字,苻苌的脸色突然变得有些僵硬了起来:“景略,你应该知道,在以前,华夏多是用来称呼中原地区的,像东南西北四方皆是被称作为夷蛮戎狄,不然的话,我们氐人也不会被汉人看做是胡人了。”

    王猛自然是明白苻苌心中所想,立刻说道:“陛下,华夏是用来称呼中原地区不错,可是并没有用来当做某个单一民族的称呼啊。就算是在以前的中原地区,那也不完全只有汉人居住啊,这些都只是后来者赋予的偏见罢了。”

    听到王猛的解释,苻苌脸上的神情也稍稍缓和了下来,“是啊,景略,既然整体的大民族已经有了称呼,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实施政令,让天下人去认同这个观点呢?”

    “陛下,这个臣已经想好了。”

    (注:1、《资治通鉴·卷第九十八·晋纪二十一》:初,勃海贾坚,少尚气节,仕赵为殿中督。赵亡,坚弃魏主闵还乡里,拥部曲数千家。因为贾坚曾在后赵担任殿中督,所以在本书中设定为与鹿勃早和张貉相识。

    2、《资治通鉴·卷一百》:秦平羌护军高离据略阳叛,永安威公侯讨之,未克而卒。夏,四月,骁骑将军邓羌、秦州刺史啖铁讨平之。)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23_23876/3173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