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 > 第296章 这破御史不当也罢
    李世民震怒不假,但是并没有夸张到砸东西的地步。

    抄了这15个贪官的家财,不仅把借粮的钱给了,而且国库还充盈起来。

    县侯府,书房内。

    “马兄,此案办的太漂亮了,把太原王氏的爪牙剁掉,可以让他们肉疼许久。”

    “这一步也让我看到对付王离殇的思路,斩断他的牙爪,慢慢把他逼出来。”

    “而且朝中诸多大臣都极力支持,也不怕他们对你不利。”

    王剪笑着说道。

    王离殇跟个缩头乌龟一样,一直猫在太原老家不出来,想对付他都难。

    通过这次地方县令抵抗朝廷案,终于找到收拾他的办法了。

    这两天,朝堂之上经过一系列的争斗,也尘埃落定。

    空出的15个县令,除了3个是寒门子弟担任,其余12人全是山东集团的人。

    河东道和河南道这一带,现在是越来越有意思了,两大势力混在一起斗,以后想安生都难。

    “哎,王兄,当这个出头鸟虽可万众瞩目,现在也是惹了一群人不喜。”

    “现在御史台上下,都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

    “这侍御史,我是一天也不想当了。”

    马周摇着头,开着玩笑说道。

    他回御史台办公的时候,不管是御史大夫萧瑀,还是御史中丞,亦或者是台院侍御史的其他同僚,全都对他冷眼相待。

    虽然马周早猜出会是这个结果,可对同僚的这个行为,还是让他心里不舒服。

    “哈哈,马兄,我还以为你不会在意他们的眼神。”王剪亲自给马周倒了一杯茶。

    马周接过茶喝了起来,他对王剪的调侃毫不在意,只是脸上的郁闷并没有减少。

    在处处被排挤的环境下办公,时间久了很难遭得住。

    玩笑归玩笑,马周当前所面临的困境,还是要想办法解决。

    王剪想了一下,脸色认真地说道。

    “马兄,你就放心吧,明日朝会,陛下就会对你们论功行赏。”

    “稍后我去找恩师一趟,明日朝会上,举荐你到门下省任给事中,暂时脱离御史台这个漩涡。”

    “跟着魏征学习,也有好处,那家伙的能耐可不比恩师差。”

    给事中是门下省的要职,分判本省的日常事务,具体负责审议封驳诏敕奏章,有异议可直接批改驳还诏敕。

    门下省共设给事中四人,是正五品下的官职,当前孔颖达、张行成均担任给事中一职。

    而马周现在担任的侍御史,是从六品下的官职,算是升了两个小级。

    而且进了门下省,机会可比御史台要多的多。

    “王兄,多谢了,我敬你一杯!”马周端起酒杯,激动地站起来。

    王剪不愧是他最大的贵人,跟着他短短一年时间不到,就从地方知县,即将升到给事中。

    两人聊了一阵,便草草结束谈话。

    王剪把马周送出府邸后,马上去魏国公府找房玄龄。

    对于把马周提拔为给事中,房玄龄当即答应下来。

    马周的才干,在门下省当值也极为合适。

    因为他不仅写得了一手好奏疏,而且而且在纳谏方面也颇有天赋。

    “恩师,弟子告辞。”

    说完事,王剪朝房玄龄拱手告辞。

    “剪儿等等”

    正当王剪准备转身离开,房玄龄把他给叫住了。

    “恩师还有何事?”王剪疑惑问道。

    “每天的朝会过后,你也抽半个时辰去尚书省,和太子一起听讼。”房玄龄顿了顿,接着说道“好好干,这是陛下的意思。”

    王剪嘴角一抽,还是恭敬地应道。

    “是,恩师。”

    离开魏国公府,王剪这才小声骂骂咧咧起来。

    特么的,他现在手上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忙,还得去尚书省跟太子一起听讼。

    这不明摆着,要给李承乾出谋划策么。

    这个工作,既费脑,还不能出错,最主要还没啥好处。

    “还是要尽快把马周弄进詹事府才行。”王剪喃喃说道。

    翌日朝会。

    说完日常的政事,也到了封赏的环节。

    李世民环顾两侧朝臣,朗声问道。

    “诸位爱卿,侍御史马周和刑部员外郎冯己,破了15名知县徇私舞弊的大案,不仅挽回百姓损失,还给朝廷清理蛀虫。”

    “你们说该如何封赏啊!”

    如果只是查处一两个知县,倒不至于摆到朝廷上讨论,这次的官场贪墨问题,不亚于去年绛州的反腐大案。

    为了不让马周获得太大的奖赏,御史大夫萧瑀做了一个小动作,在他身后的御史中丞便站了出来。

    “陛下,监察百官本就是我们御史台的职责和使命,为陛下清理蛀虫我们义不容辞。”

    “马周任侍御史不足四个月,虽然内务还不太熟练,但机缘巧合能破此大案,也是有福报之人。”

    “而马周从县令晋升不久,来到长安时间尚短,府邸对布锦物件也是稀缺。”

    “臣认为,赐下绫罗绸缎若干,较为合适。”

    御史中丞说完后,深深地低着头,不敢看周边同僚的眼睛。

    这番话说出口,他也觉得脸红。

    可毕竟是萧瑀这个顶头上司交代的,如果不照做,以后他也麻烦。

    果不其然,马上有人跳出来反驳他。

    “陈中丞,你的这番话,有失公允。”

    “破了这么一桩大案,理应官升一级,绫罗绸缎也应一并赏赐。”

    站出来的是中书舍人高季辅,他看向御史中丞的脸色带着几分不忿。

    贞观元年,高季辅因功擢为监察御史,他跟马周一样,是个不畏权贵的清流。

    他不愿同流合污,因此和上官御史中丞的关系一直很僵硬。

    好在陛下圣明,因他弹劾一众徇私舞弊的官员有功,把他升为中书舍人。

    他在御史台淋过雨,因此也想给马周打一把伞。

    “陛下,有功则赏,有错则罚,臣认为应当提拔。”魏征举着笏板出班说道。

    “臣附议。”

    门下侍郎、散骑常侍、谏议大夫等一众小弟,纷纷力挺魏老大。

    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门下省换了老大,他们也纷纷倒向魏征。

    跟魏征这个大喷子,门下省的战斗力直线上升。

    房玄龄眼看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出班奏道。

    “陛下,马周精于吏道且明辨事理,灭蝗所写谏言,就连臣也惊叹。”

    “不如把他提拔为给事中,也算是才尽其用。”

    房玄龄打了头阵,一帮尚书省和六部的人纷纷出来应和。

    王剪、虞世南、孔颖达等人也纷纷出声支持。

    眼看百官意见如此统一,李世民也不再搭理御史台的人,心里有了决定。

    “王德,宣马周和冯己上殿。”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21_21186/3187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