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 > 第592章 前往宁远城
    暂且不提梅冒兵和王大彪两人的东路军,到底如何行动。

    陈昊亲自坐镇的西路军,已经沿着锦川堡、仙灵寺堡、团山堡,一路向着宁远进军。

    或许是镇守宁远的都统提前做了准备。

    本来沿线这些堡垒,按照一只耳阿基库的说法,必然会有鞑子驻军的。

    少则上百,多则上千。

    但是一路走过来,并没有遇到一点抵抗。

    别说鞑子和二鞑子士兵了,就连百姓都看不见一个。

    前出侦察的战士们,还发现了人员大规模撤离的痕迹。

    消息汇总到了第一军的临时指挥部,赵得柱笑着对陈昊说道:“陛下!”

    “鞑子看来这是要和咱们搞坚壁清野啊!”

    陈昊哈哈一笑道:“这样也好!”

    “本来咱们跟上来的守备部队和政务院的人手,就有些不足!”

    “现在咱们倒是省心了!”

    “第一批申请了关外土地的百姓,已经到哪里了?”

    这个事情是王大柱负责的。

    他对这些数据早就烂熟于心了,开口笑道:“陛下!”

    “百姓们对咱们拿下关外土地,信心太充足了!”

    “本来咱们贴出去的告示,是允许百姓们跟着后续守备部队和政务院一起前进,这样他们还能得到守备部队的照顾!”

    “但是现在百姓们觉得咱们守备部队的进度太慢了,他们自发组织的队伍,已经到了绥中县城”

    “跟着百姓队伍一起前进的农业部的几个人员,发来了电报”

    “百姓们正在沿着渡桥,渡过六州河,朝着咱们这边来呢!”

    陈昊忍不住哑然失笑。

    古往今来,像华夏人民军这样安排的,已经是极少见了。

    像华朝百姓这般,前面自家军队还在打仗,就跟在后面准备抢占土地的事儿,更是闻所未闻了。

    当初决定二次北伐,除了组建“外籍军团”之外,陈昊还特意颁布了《开荒令》。

    《开荒令》的目的,就是为了动员百姓跟着一起出关,开发关外的土地。

    对于华夏人民军来说,打下关外的土地,一点都不是困难。

    难得是如何能够长久的统治下来。

    本来政务院和统帅部商讨的结果,无非就是尽量多的杀伤鞑子。

    但是陈昊很清楚,这样只是一时之计,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即使把关外的鞑子杀光了,那很快就会有其他的人马,迁徙到关外的土地上。

    而华朝如果依旧是守着大明的九边战线,做好防卫。

    最多不过是加强版的翻版大明罢了。

    当然,陈昊也不会埋怨政务院和统帅部的众人,毕竟有些理念还是有时代的局限性的。

    陈昊给出的办法,就是通过《开荒令》,让更多大明的百姓积极参与到关外开发。

    教员同志曾经说过,人民的力量才是无穷的。

    只要发动了百姓,让越来越多的关内百姓到关外耕种。

    日积月累下来,通婚、通商的交往着,无论是原先在关外的鞑子,还是搬过来的汉人百姓。

    最后他们只会有一个称呼,那就是华夏儿女。

    说不好听点儿叫同化,好听点儿的就叫民族大熔炉。

    只是陈昊自己也没想到,华朝的百姓对华夏人民军太有信心了。

    前边还打着仗呢,这后面百姓就积极的跟在后面,打算分土地了。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后面的村镇、州府和县城都被清理过了”

    “来的百姓中间还有民兵”

    “如果他们连这种情况,都没办法自己应对,那以后恐怕也扎不下来!”

    “给农业部的人发电报,就叮嘱两条!”

    “一是要严格按照在关内申请和允许的土地范围,划给跟过来的百姓!”

    “二是把民兵组织起来,无论是谁,不管是跟来的百姓,还是当地的鞑子和二鞑子,都要严格遵守咱们得律法!”

    “是!”

    王大柱也不含糊,立刻走出去发电报了。

    赵得柱在旁边接口道:“陛下!”

    “鞑子他们坚壁清野,咱们刚好执行开荒令!”

    “另外,您看是不是通知下去,加快行军进度,尽早赶到宁远?”

    陈昊点点头:“也好!”

    “既然鞑子已经把人都攒到一起了,咱们倒是省事儿了!”

    “通知下去吧,从第一军中留下一个旅,向着东西两侧负责搜索和清理敌人!”

    “大部队沿途不再停留,直奔宁远!”

    “是!”

    随着陈昊一声令下。

    西路军再次加快了行军速度,只留下了105师的152旅,专门负责善后。

    只是苦了外籍军团的步卒。

    他们既没有第一军的装甲车和卡车,也没有外籍军团骑兵的战马能代步。

    所以只好硬挺着用两条腿一路小跑。

    好在赵得柱为了不耽误行军进度,把华夏人民军的优良传统——绑腿,教给了阿基库。

    否则就这么跑下去,估计到了宁远就要有一大部分人跑废掉了。

    即便是这样,中途赵得柱也不得不腾出一部分卡车,来装这些外籍军团的步卒。

    因为他们实在拖累了大部队的行军速度。

    一辆卡车内。

    常舒、高塞和韬塞三兄弟,蜷缩在角落里,抱着怀里的腰刀。

    不仅仅是他们,整个车厢几乎都是沉默寡言的状态。

    这个车厢里,既有原先的普通八旗士卒,也有像常舒三兄弟一样的鞑子皇亲国戚。

    更多的,是原先鞑子八旗的各级将领和贵族。

    只不过现在,全都是外籍军团一名普通的小卒。

    一个绿色头盔上,画着两道红杠杠,表明他是排长的士卒忽然站了起来。

    他扶着晃动的车厢内壁,尽力克服高速行驶带来的颠簸。

    一直迈过车厢里所有的鞑子士卒,来到了车厢尾部。

    华夏人民军的所有重型全地形卡车,都在车厢上蒙了一层厚重的卡其布,既能遮风挡雨挡寒,也能遮挡住光亮,也具备一定的防火和防穿刺功能。

    排长掀开车尾帘子的一脚,朝外张望了一下,眼神里的反应,明显说明他认识这条路。

    他倒是不动声色,又原路返回,走到了刚才自己坐着的地方。

    “都统,是去宁远的路!”

    “刚过曹庄驿,按照这个速度,估摸着最多再有一盏茶(半小时)的功夫,就能到宁远!”

    排长声音压的极低,除了他旁边一个士卒打扮的中年人能听见,其他人根本没发现这里发生了什么。

    中年人点点头,眼中闪过一抹厉色。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5_15530/3789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