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秦时颂乔松 > 第97章 谁是爹来谁是子
    虽然结果不是让人太满意,但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李牧也拿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了。因此,经过和下属的一番磋商,李牧最终同意了秦军的策略。

    “既然如此,那么即日起,本君便会安排人手,进入俘虏营统计降卒的意愿,以安排后续事宜。只是,此事还需要李牧将军及各位将军协助。”

    “应尽之责。”李牧点了点头,然后道:“只是,老夫还有一个请求,请君上斟酌。”

    “哦?说说看。”

    “老夫希望秦军可以放归一小部分人,由其携带我等士卒的家书,向家乡报个平安。”

    乔松脸上不禁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尚未等他做出回应,坐在旁边的王翦便踩了乔松一脚,给他使了个眼色。

    乔松微微皱眉,答道:“可……

    只是人数限制在……五,不,三千人吧,仅限于百夫长以下的军卒。

    具体的人选,还是由你们筛选,随后报到本君这里吧。”

    “多谢君上!”李牧抱拳一礼。

    和李牧等人沟通了一番细节,待到双方都满意之后,乔松便命人将这一行人安置好。不过李牧拒绝了,他仍执意要回到俘虏营中,要和自己的士兵待在一起。

    事情已经敲定,乔松和王翦便安排各营人手,准备进行俘虏的分类,并向各地下发调令,请各郡县配合,并在沿途设置发放粮食的地方,以供给之后的大军迁徙使用。并且,准备接收这批俘虏。

    按照预先的计划,押送军队和俘虏都会携带一些军粮,以备半途使用。同时,其接收地也会组织人手主动迎接,如此一来,两支队伍相向而行,可以保证粮草不会出现问题。

    和各营主将安排好一应事务,其余将领便退下了。

    乔松这才询问起王翦刚才的举动是何因由。

    王翦解释道道:“君上,李牧所提要求虽是为了安抚赵军人心,可对我大秦来说,同样是利大于弊。一旦这些士卒将家书带回,可迅速消弭赵地敌秦之心态。

    同时,通过赵人的嘴说出来的事情更有信服力,也会让列国看到我秦军的转变,降低日后统一之战的难度。”

    “原来如此,倒是本君浅薄了。”乔松恍然道。

    ……

    来自井陉和赵军俘虏的谈判结果,趁着夜色飞速抵达咸阳。嬴政坐在宫殿内,眉头紧蹙,与身边的心腹大臣们紧张地商讨着。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终于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个方案。

    紧接着,一道道来自咸阳的命令如同疾风骤雨般传遍各个郡县。

    各郡县接到指令后不敢怠慢,纷纷忙碌起来,积极筹备接收俘虏事宜。一时间,靠近赵国的几个郡县热闹非凡,人们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批俘虏做着准备。

    与此同时,对俘虏的统计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展开。乔松下令让赵军自行统计人数并上报,再由秦军负责监督审核。仅仅用了短短五天时间,一份初步的数据便呈现在众人眼前。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大约有三成的俘虏愿意继续留在秦军服役,人数约为六万;而其余七成则选择离开军队,另谋出路。

    在这离开的十四万人群体中,竟有超过半数的人决定追随李牧前往雁门。要知道,这些人大都是原来驻守边疆、擅长骑兵作战的精锐之师。

    乔松心中暗自思忖:如此众多的精锐聚集一处,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必将成为一大隐患!他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这么多精锐集中到一起,万一哪天他们造反,那可真是给自己找麻烦啊!

    因此,双方再次展开了新一轮紧张激烈的谈判。

    乔松深思熟虑后决定对这十四万人大刀阔斧地进行调整分配:六万士兵被派遣至苦寒荒凉的北地和陇西地区;三万战士则开赴云中、雁门等战略要冲;剩余的一部分兵力则发配到太原与上党。

    就这样,整整二十万俘虏都找到了各自的归宿。

    在王翦将军全力以赴的协助之下,秦军调拨出大约八万精锐之师负责押送这些即将奔赴各地的战俘。而那些心悦诚服愿意投身秦军麾下效命疆场的将士们,也统统被遣送至蓝田大营接受系统严格的整编训练。

    至于李牧将军本人嘛,秦王嬴政更是亲自下达诏书传召他亲赴觐见。嬴政迫切地想要亲眼目睹一下这位名震天下的赵国战神究竟是何等风采。

    ……

    李牧归降秦国的震撼消息犹如一道惊天动地的陨石划过天际,狠狠地砸进原本风平浪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花,引发轩然大波!一时间各国舆论哗然一片沸沸扬扬。

    李牧何许人也?那可是威震塞外仅用一仗便歼灭匈奴十万铁骑的不世猛将啊!而且他还曾接二连三挫败强秦妄图吞并赵国的阴谋阳谋,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的绝世狠角色!放眼天下诸多将领,无一人胆敢夸口称自己能够稳稳战胜李牧将军。

    这样的狠人,竟然带着麾下大军,降秦了?

    一时间,天下谩骂声不断,皆是指责李牧数祖忘典,背弃祖宗的。李牧的风评,瞬间跌入谷底,不,应该说跌入地狱。

    砰……

    伴随着一声沉闷的巨响,乔松怒不可遏地将手中紧握的书卷狠狠地砸向地面。他那双充满怒火的眼睛死死地盯着眼前的惊鲵,声音因为极度的愤怒而颤抖着:“究竟是哪些无耻之徒在背后煽风点火、又是那些人在那里推波助澜!”

    没有列国的插手,李牧的风评纵然有所降低,可绝不会落到今天这样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

    惊鲵低头回答道:\"启禀君上,根据目前掌握的情报来看,各国似乎都有所行动。其中,楚国、魏国和燕国最为活跃,齐国也有少量反叛秦朝的人士牵涉其中。\"

    乔松听后更是气得咬牙切齿,“这群卑鄙龌龊的家伙,只会躲在暗处放冷箭,竟敢对本君的人动手!”

    他的脸色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显然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什么事啊,竟让君上如此大动肝火!”

    就在这时,帐外响起了陈平的声音。紧跟着,陈平和曹参二人便入了帐中,向乔松见礼。

    这事儿也没什么不能跟人说的,乔松黑着脸便将事情的缘由告诉了二人。

    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随后曹参主动上前一步,询问道:“敢问君上,对于李牧将军,君上是想要如何安置?”

    乔松微微皱眉,答道:“李牧之才,本君自然是很欣赏的。这样一位沙场宿将,应当在边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被区区赵国拖累。

    也唯有我大秦,方才能给李牧将军提供足够广阔的舞台。”

    “君上,王上命李牧将军前往咸阳觐见。您这边……”

    乔松知晓曹参这话是在试探自己了,思索了一下回答道:“我等皆为臣下。”

    两人顿时明白了。

    随即,二人相互对视了一眼,还是陈平主动站了出来:“君上,列国所惧者,无非我大秦之形象发生扭转,让列国百姓淡化敌秦之心罢了。

    其目的本无可厚非,然其手段,却未免有些不自量力了。”

    “哦?你有何看法?”

    “君上,其实列国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您之前的应对之策不就很有效吗?”

    乔松微微一愣,顿时明白了陈平的意思。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他向惊鲵命令道:“立刻传话给太学的伏念先生,让他们在太学组织一场辩论会,论题就是这次秦赵之战二十万人如何处理。

    要让太学的学者们好好探讨一下,忠孝仁义,该如何抉择!

    同时,命令我们在外围的人手以及商会在各地的分部全力配合,命刊印司加急印刷此次辩论过程和结果,免费向列国百姓臣民发放,务必将此事广泛传播。

    本君要在一个月内,彻底扑灭所有的谣言蜚语!”

    说到这里,乔松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呵!跟本君玩舆论战?哼!难道以为本君多年来苦心经营的势力是吃素的吗?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太学聚百家于咸阳,掌天下喉舌,这个时候不用,什么时候用!

    且正如陈平所说,这都多少次了,这些蠢货却始终学不乖。这次一定要让他们明白,在舆论领域,究竟谁才是真正的主宰者!

    谁是爹,谁又是孙子!

    “唯!”

    “君上,还有一事,需君上亲自去办。”陈平再次说道。

    乔松闻言,疑惑的看向了他。

    “此番列国以此下作手段,污李牧将军名声,想必李牧将军定然心中伤感。君上,当安抚一番才是。”

    这话让乔松眼睛一亮,下意识的道:“吕言,你去传信……不!”说到这里,乔松突然改变了主意:“本君会亲笔书信一封,你派人送给李牧将军。

    并且给李牧将军带话,就说对于将军深明大义,避免生灵涂炭,本君钦佩之至!将军之名誉,不能任由奸佞小人玷污!

    本君定会让将军,无后顾之忧!”

    “唯!”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3_13437/3791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