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这个夫人不好惹 > 第233章 宗室之患
    儿大不由娘,林雨柔既然有了决定,便不会轻易改弦易张,由得他们去了,至于孩子们是功成名就还是铩羽而归那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林雨柔如今身为一国宰辅,如今事务繁多,难得休沐自然要偷得浮生半日闲好好享受一下生活。

    "檀儿、喜儿,今日天气甚好,将本夫人摇椅搬到院子里来,再备点果脯蜜饯来,本夫人要好好享用下下午茶了。"

    林雨柔伸了个懒腰,当先朝院子里走去。

    喜儿、檀儿点了点头,自从自家小姐成了右丞相之后确实忙得脚不沾地,活成了她口最为厌弃的加班狗,只是一来夫人念着陛下昔日情谊,二来不忍天下百姓颠沛流离过得生不如死,所以才接过千金重担,背负大梁度过最为艰难的日子。

    不过自家小姐说了,待朝局稳定之后,她定要辞去官职抽身而退,绝不能困死在官位之中。

    "报—"

    "启禀夫人,陛下派章公公来请夫人前去宫中议事。"

    就在林雨柔刚闭上眼准备小憩一下之时,有护卫来报陛下派章公公请她前去议事。

    "该死的劳碌命,像极了休息日被迫加班的打工狗,这都穿到古代了还是没有休息时间,真是……"

    林雨柔吐槽了几句便起身跟着章公公去了皇宫。

    ……

    "林相,你来了。"

    萧天启看着林雨柔到来,仿佛寻到了主心骨,一颗心总算是定了下来。

    这也不怪他没主见,实在是林雨柔这个智多星实在是太全知全能,这三年给他解决了无数难题,使他产生了依赖之心。

    "敢问陛下寻臣前来何事?"

    林雨柔行礼之后问道。

    "林相,请看这个。"

    萧天启递给林雨柔一个奏折,上面赫然写的是宗室之事。

    "嘶—"

    林雨柔仔细翻看了一下,不由眉头紧皱,倒吸一口凉气。

    "敢问陛下,这数据可否属实?"

    "量他们也不敢作假。"

    萧天启冷哼一声,还是相信这奏折上面数据的真实性。

    林雨柔一阵无语。

    传宗接代是一个家族的大事,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人多意味着力量大,一个宗族男丁的多少是衡量宗族的强弱的标准之一,因此古代在政策上也是鼓励生多生多育的,尤其是位居封建社会顶端的皇室,那简直就是带头生育,皇室的儿孙数量几乎已经不能用“儿孙满堂”来简单形容了,堪称是儿孙满殿。

    相比于日理万机政务繁忙的皇帝,那些藩王无疑是快乐逍遥多了,他们有国家供奉,吃喝不愁,金钱无忧。

    正所谓饱暖思淫欲,这个缺乏娱乐活动的时代,无所事事的他们无不热衷于被底欢娱杯中之乐,成为一个贪酒好色之人,自然也免不了妻妾成群。

    于是只要一个功能正常的藩王,一生之中至少会有十个以上后代,若是有老王帮忙,这个数字估计会翻一番,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他们的子孙后代会越来越多,以二十年为一代计,一翻十,十翻百,百翻千……

    林雨柔心底默算一下,以大梁高祖立国至今,宗室人口大约三十年翻一倍,越到后面,翻倍所用时间越短,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大梁皇室的人口膨胀也越来越快。

    若不是中间遭逢不少变故,稍稍遏制下宗室人口大爆发,如今宗室人口恐怕要突破百万了。

    "林相,可有妙计可解此患?"

    显然,萧天启也是明白放任宗室人口暴增将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所以这次请林雨柔前来就是为商议此事了。

    "汪相,不知……"

    林雨柔刚想询问一下汪通意见,这才发现他竟然没来,于是转头问道:"陛下,汪相大人呢,陛下没请汪相前来?"

    "唉,朕自然也请了汪相前来,只是汪相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日下,多次上书乞骸骨,昨日更是感染风寒卧病在床,是以无法前来。"

    萧天启对汪通这个三朝元老格外敬重,只是随着他年岁渐长,估计以后真的无法替他排忧解难了。

    "这,臣待会前去探望一下他吧。"

    林雨柔也是感慨万千,她对这个一直暗中帮助顾家的老人心存感激,是以也希望能尽些绵薄之力。

    "好,待会朕同你一起去。"

    萧天启点了点头。

    "既然汪相不在,那臣便说说自己的浅见。"

    "林相但说无妨。"

    萧天启正襟危坐,恭敬垂耳聆听。

    "关于宗室之事,臣有上中下三策。"

    \"下策名为削藩。邺城之战过后,天下藩王们的护卫军力损失过半,仅仅经过短短三年时间肯定无法完全恢复过来。此时,陛下只需要下达削藩命令,并派遣两支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大的军队,从北方一路南巡到南方。对于那些不顺从旨意的藩王,一律铲除干净。这样做预计不出一年时间,困扰朝廷已久的宗室问题必定能够得到彻底解决。\"

    \"然而,这样做却有一个弊端。陛下必定会因此在历史书籍上留下千古骂名。此外,这种举动无疑会激怒各地的藩王,他们很可能会冒险发动叛乱以作抗争。如此一来,大梁历经千辛万苦才换来的太平日子必将终结\"

    \"此刻断不可行,请林相还是讲讲中间的那个计策吧。\"

    \"中策被称为"推恩令"。其核心思想是改变以往只有诸侯王才能将封地和爵位传给嫡长子的传统规定,而是让嫡长子继续承袭王位,同时将王国中的其他土地划分给诸侯的其他子嗣作为列侯,但这些列侯需接受所在州郡的管辖。\"

    "妙啊,妙啊,林相这推恩令果然高明!"

    萧天启本身就是个聪慧之人,自然深知这推恩令其中蕴含的精妙之处。

    推恩令的表层逻辑确实非常浅显易懂,它实际上就是借用“为你着想”的旗号,强行各个诸侯王分割家族产业。

    如此一来,原本由单一诸侯掌控、代代相传的强大势力就如同一只握紧的拳头般,被逐步拆分为数量众多且相对弱小的手指。

    然而,从实施手段层面分析,推恩令无疑是一项极其高明之举。

    其巧妙之处在于,该政令乃是以恩赐为名头去分化各路诸侯手中的权力,不仅无损于自身声誉形象,甚至可能因此博得施行仁政之美名;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整个过程无需出动一兵一卒便能轻松达成目的。

    此外,推恩令仅仅是将各诸侯王既有的权势与领地拆散后重新分配而已,并无额外侵占他们任何资源利益,自然也就不易激起诸侯们的激烈反抗以及怨愤情绪。

    恰恰相反地,这样做反倒能够赢得众多原本无缘继承爵位的皇室宗亲们的欢心与支持。

    一旦朝廷正式颁布了推恩令这一政令,那么对于他们这些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无法名正言顺地继承家族财产的庶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然而,如果那些手握重权的诸侯王们执意不肯执行这项政策,那么结果很可能会不堪设想——家族内部必将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各种纷争、吵闹甚至手足相残都有可能发生。

    毕竟,在巨大利益面前,人性往往是经不起考验的。

    而在这样的乱局之下,即便是最为无辜和受伤的嫡长子,恐怕也不得不面对现实。

    为了维护自己继承的封地的稳定与和谐,同时也是为了拉拢并团结其他兄弟,他或许只能无奈地选择妥协。最终,抱着一种“破财消灾”的心理,这位嫡长子极有可能会积极主动地去支持中央政府所推出的这一良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家族内部的分裂和争斗,从而确保整个家族的安宁和繁荣。

    中策都已这么高明 ,那上策又该如何高明?

    萧天启咽了咽唾沫,不由期待起所谓的上策来。

    林雨柔见萧天启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也不卖关子了,急忙开口道:"这上策嘛,名为……分封制。"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2_12284/3749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