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次停战,也本蒙方与克尔纳青年签订了和平的协议。

    约定,双方在至少二十年内,保证不对对方主动发起攻击。

    不过双方都很清楚,

    这协议和废纸没有什么区别。

    克尔纳与也本蒙方或许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会保持一定的和平。

    但绝对不是因为这一纸协议。

    只有可能是克尔纳表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

    让也本蒙方产生了顾虑,在这次这场大决战之后,

    在没有确定能够摧毁克尔纳青年的把握前,也本蒙方没有办法再像之前那样果断朝着克尔纳发起进攻。

    这一纸协议,最大的作用,

    可能就是签订的过程,让这次艰难的谈判结束的比较有仪式感。

    其他更具体的内容,对比双方承诺保持和平更有一些价值。

    首先,也本蒙方包括白旗国在内,集体承认克尔纳青年在克尔纳的地位,

    并且,在一定基础上,与克尔纳保持正常的往来关系。

    其次,各方在克尔纳内的矿产,农场,各类资产,正式移交给克尔纳青年。

    这条内容,严格意义上来说,双方到结束谈判时,依旧未能够达成完全的一致。

    倒不是这些矿产,矿场,农场等资产本身,

    也本蒙方也知道,不管他们同不同意,此刻事实上他们就已经拿不回来。

    关键是名义。

    也本蒙方坚持是赠送援助或者补偿,意思就是之前是他们的,现在只是送给克尔纳青年。

    克尔纳青年这边自然是坚持这些本来就是克尔纳的,克尔纳青年此刻只是合理收回。

    最后,

    在确定下这条时,用了一些很模糊的措辞。

    只是说,

    ‘也本蒙方和克尔纳青年确定了这些资产的归属,并将立即完成交接。’

    而在此基础上,

    出于这场战争中,克尔纳内道路,通信,公共民生设施遭到的破坏,克尔纳平民遭到的大量伤害。

    也本蒙方将需要对克尔纳做出包括经济等多方面的补偿。

    这方面费用,也同样由白旗国承担。

    这条内容里,还特意提及到了,之前隆伦角那座被炸塌的大桥。

    也本蒙方必须提供资金修复这座大桥。

    华国在场的人员,当场就接下来了这个由白旗国出资的项目。

    此外,

    在另一个关键问题上,也本蒙方,更准确说就是白旗国,

    在最后还是做出了妥协。

    也本蒙靠近克尔纳的几个地区,虽然在克尔纳青年主力后撤过后,依旧归属于也本蒙所有,

    但这几个地区,被划为了双方的‘缓冲区’。

    之后,也本蒙方,特别是白旗国,如果有兵力再进入也本蒙,

    只能到也本蒙东北侧,即靠近海岸的几个地区,而不能进入也本蒙靠近克尔纳的这个地区。

    同样,克尔纳的兵力也不能进入这块区域。

    另外,

    先前,克尔纳青年提出的第一个条件。

    在反复地拉扯和谈判中,也本蒙方算是捏着鼻子承认了一半。

    双方约定,

    被缓冲区的,也本蒙那几个地区内,原本属于包括白旗国在内多方,在也本蒙的资产,

    以一个极低的价格,由白旗国出让给了克尔纳青年。

    克尔纳青年可以对这些资产任意处置。

    事实上同意了克尔纳青年在这片缓冲区内,一定程度支持也本蒙的官方,推行克尔纳青年先前在克尔纳内推行的举措。

    例如,利用从多方嘴里抢回来的这笔钱,恢复或者新建也本蒙内这片区域的基础设施,同时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对克尔纳青年来说,乃至对也本蒙来说,这都算是一件好事。

    除此之前,最开始也本蒙方提到的,想要让克尔纳青年控制兵力数量,要求一些克尔纳青年为这次战争承担责任的要求,

    也本蒙方也提也没再提。

    对于这场战争的定性,双方默契地干脆没有做任何讨论。

    反正即便是如实记录,也本蒙方也会有自己的说法。

    最后,

    毋庸置疑的,这场谈判以克尔纳青年的完胜落幕。

    看似克尔纳青年最开始提的两个条件,都没有完全被同意。

    但实际上,克尔纳青年本来也没有想过对方能够同意。

    整个谈判过程中,克尔纳青年所做出了所有妥协,事实上都是在也本蒙方的付出上妥协。

    对于己方的目标,克尔纳青年一个不落的,全都拿了下来。

    这对见证整个过程的旁观各方,以及也本蒙方来说都没有什么意外的。

    这是由这场谈判开始时就决定了的。

    是克尔纳青年逼着对手走上了谈判桌,那对手就必须付出代价。

    不过也本蒙方,其实大多数国家,也没有因此有太大的损失。

    而事实上,答应克尔纳青年一系列条件而产生的损失,大部分都由白旗国承担了。

    毕竟,这次战争结束,是克尔纳青年逮住了白旗国的痛处。

    扛不住的是白旗国,要挨打的也是白旗国,

    其他各方都是被白旗国拖着走上了谈判桌,

    那由白旗国承担损失,也理所当然。

    甚至,还得将各方在克尔纳损失的利益,补回来。

    于是,当谈判结束过后,

    除了白旗国,也本蒙各方,并没有多么难受。

    白旗国和其他各方私底下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

    克尔纳青年也无从得知,

    但从一些蛛丝马迹来看,说不定,一些在克尔纳内损失了一些利益的阿美利加州和欧罗巴洲国家。

    说不定这次不光是没亏,还赚了一点。

    ……

    “我能给各位拍一张照吗?”

    谈判结束,记者被放了进来。

    由于这次谈判,也有华国这边一些人员的见证。

    华新社也有记者一并跟来。

    在记者允许进入谈判的会议室过后。

    华新社原本驻也本蒙的一位记者,带着摄影师,第一时间走了进来,

    看着还在会场,没有离席的谈判双方,赶紧询问了句。

    于是,

    在沟通过后,两张照片被拍了下来。

    一张是整个谈判现场的全景。

    坐在谈判桌两侧的两方,坐在另外两侧,或者旁边,旁观见证这场谈判的其他多方,此刻都侧过身来,面对着摄像头,拍下了这张照片。

    这张必然颇具历史意义的照片上。

    一侧的克尔纳青年一众高层,并没有因为刚结束这么一场取得完胜的谈判,而多么欣喜。

    只是基本神情平静。

    另一侧,也本蒙方,可能本来就是由多方构成,神情也是各异,

    有如释重负的,有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的,甚至还有轻松着,似乎下一秒要露出笑容来的。

    作为见证的其他多方的人员,

    神情也是不同。

    华国,毛熊国的人员,都是笑呵呵的。

    艾斯巴尼的首领,像是刚长吐了口气,坐在座椅上难得有几分放松。

    当然,也有些不动声色,不知道想着些什么的。

    总的来说,

    虽然面对摄像头,无人失态,

    但还是可能有意的,无意的,表露出一些不同的态度来。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1_11412/3710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