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太妃要躺平 > 第 58 章
    那个倒霉的秀才叫陆显宗,光听名字就知道家里对他寄予多大的厚望了。陆父陆母都是典型的庄稼人模样,陆母年轻的时候做过绣娘,因着这份手艺,加上陆父的勤劳肯干,家里才攒下了上百亩的田产,能供得起儿子上学,为了给儿子行方便,还专门买了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回来给儿子做书童。

    儿子也争气,十几岁就考中了秀才,还是廪生,一年能从县衙拿好几两银子,县里的先生也说儿子争气,肯定能考上举人。结果去参加了一次乡试,原以为没考上,他们还想着这次考不上也不打紧,先给找一门婚事,等过几年再考也是一样。结果儿子去了一趟县城,回来说自个要去省府问一件事情,就带着书童走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夫妻两个还以为儿子路上是遇了劫匪,还去县衙报了官,却一直没有消息。这大半年来,夫妻两个根本无心农事,到处托人打听儿子和书童的消息,时间越长越绝望,原本陆母年轻时候做绣活,眼睛就不好,如今更是几乎哭瞎了眼,夫妻两个头发都白了,看着简直如同花甲老人一般。

    两人被衙门找了个客栈安置下来,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他们住的客栈距离董家住的客栈只隔了一条街,随便一打听就能听到。

    董家在乡下嚣张惯了,一听说陆家两口子就是两个普通的庄户,顿时觉得好拿捏,当下兄弟两个商议了一番,由董元驹的父亲董兴胜去找陆父陆母。

    陆父陆母这会儿正在跟书童陆墨抱头痛哭。

    “好孩子,要不是你,我们显宗就这么平白冤死了!”陆母来的路上就听差役说了情况,知道陆墨这一路而来是多么困难,若是陆墨当时没有自个进京,而是回家先找他们商量,以他们的见识,说不定还是一层层告上去,到时候不光儿子的冤屈没法申诉,连同老两口自己也得搭进去。

    陆父也是连连点头,抹着眼泪说道:“你给显宗伸了冤,你就是我们家的大恩人!”说着,竟是直接想要跪倒在地,给陆墨磕头。

    陆墨忙拉住陆父,说道:“要不是老爷太太把我买了,我只怕都在外头饿死了!这些年,我在陆家跟少爷同吃同住,少爷也一直将我当亲兄弟一般对待,连姓都是跟着老爷少爷一起的,我要是连给少爷伸冤都不敢,我还是人吗?”陆墨被买下来的时候才四五岁,陆父陆母都是厚道人,说是将人买回来做书童,实际上是当自家孩子一般养着的。

    陆父与陆母对视了一眼,有些尴尬,但还是带着一些期盼说道:“你也说显宗一直将你当亲兄弟一般,如今显宗没了,我们两口子也没了依靠,想要认你做个义子,你觉得如何?”

    见陆墨没有立刻吭声,陆母又连忙说道:“我们两口子也知道,你如今跟以往不一样了,我们就是,就是……”她原本在老家那边还算是有几分伶俐,这会儿却也说不出来。路上那些差役可是说了,大家都说陆墨是忠仆,甚至是义士,哪怕他是从小被陆家买来的,但是谁敢真的拿他当奴仆一般看待。别看这年头对下面的奴仆都要

    求一个忠字,但更多时候都是树倒猢狲散,谁能摊上这样的奴仆,那真的是要当做门客来对待的!可以说,此事一过,陆墨只要愿意,不知道多少大人物愿意对陆墨伸出橄榄枝,甚至有机会当官,而在陆家,陆墨又算什么呢?做个养子,就继承陆父陆母那百十亩地的遗产,给老两口养老送终?

    陆墨却是实心人,这会儿毫不犹豫,一头跪倒,给陆父和陆母磕头:“孩儿给父亲母亲磕头!”

    老两口顿时泪如雨下,拉着陆墨起来,哭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只能一连声地说道:好孩子!好孩子![”又道:“你跟你显宗哥哥一样,读了几本书,就讲究起来了,还什么父亲母亲,就叫爹娘!”

    陆墨赶紧又叫了一声爹娘,就在这时,外头小二来敲门:“陆老爷在吗?外头有人求见!”

    “什么人啊?可当不起一个求字哩!”陆父在老家一向与人为善,也是个老实人,到了京城,也是战战兢兢,一听什么求见,顿时就慌了手脚。

    陆墨虽说一路坎坷,却也见过不少世面,这会儿说道:“爹,娘,你们先坐着,我去问一下是什么人?”

    那小二拿了董家的银子,原本想要将人哄出去,弄个木已成舟,结果出来的却是陆墨,陆墨直接问道:“是什么人要见我爹娘?”

    这小二自然是听过陆墨这个传奇人物的,这会儿顿时有些气短,只得老老实实说道:“是董家的二老爷!”

    一听,陆墨脸色就阴沉了下来,陆父也听到了一个董字,当下嚷嚷起来:“叫他滚,咱们不见董家人,咱们家显宗被姓董的给害了,他们还有脸过来!”

    陆母也跟着跳了起来,不知道从哪儿摸出一把剪刀来,有些魔怔地说道:“董家人,在哪儿,他们在哪儿,在哪儿?”她从知道儿子的死讯之后,除了伤心,满脑子都是要给儿子报仇雪恨的念头,尤其在打听一番之后,听说这个案子,判下来,最多也就是死一个董元驹,其他人根本不会伤筋动骨。她却不知道,对于有些人来说,绝了前程比要了性命还要可怕!

    自己儿子被害死的时候,董元驹已经进了京,也就是说,害死儿子的董家人应该是董元驹的长辈,偏生董元驹进去了,他们的长辈还在外头上蹿下跳,企图给董元驹脱罪,陆母想到这里,只恨自己就是个腿脚不便的女流,不能给儿子报仇。这会儿董家人自个送上门来,陆母满心的仇恨顿时就再也藏不住,当下拿着自己做针线的剪刀,就要去跟董兴胜拼命。

    陆父也没想到自个老妻居然藏了这样的心思,这会儿被吓了一跳,连忙夺了陆母手里的剪刀,说道:“老婆子,你别犯糊涂,你这会儿伤了人,回头说不定上头就判轻了!”

    陆母被说的一愣,然后又崩溃地大哭起来。

    陆墨黑着脸,直接对那小二说道:“小二哥你也看到了,我爹娘现在这个样子,也不方便见人,何况还是董家人!劳烦小二哥跟他们说一声,就说想要见我爹娘,等开审的时候,就能看到了,用不着这会儿过来!”

    小二摸

    了摸袖子里那块银子,还是说道:“他们说是来给老爷太太赔罪的!”

    陆父这会儿已经冷静下来,说道:“赔什么罪,他要赔罪,上了公堂再说!我们儿子死了,我们两口子这把年纪,只想要一个公道!”

    董兴胜在楼下听到楼上隐约传来的话,只气得咬牙切齿。放在老家那边,像是陆父这样的小地主,对董家来说,算得了什么,略施小计,就能叫他们家破人亡。董家发家这些年来,兼并的土地可不是都来自于底层的贫民,那些小地主的地连成一片,又多是好田,不比从那些苦哈哈的半佃农手里弄来那点薄田来得强吗?

    可惜的是,陆家跟董家离得还挺远,要不然当初弄死了陆显宗,就该将陆家跟着斩草除根的。

    哪怕心里这么想,但是如今形势不由人,董兴胜还想要说几句软和话,上头已经扔下来一只粗陶杯子,正砸在董兴胜脚边,董兴胜吓了一跳,瞧着已经从房里出来的陆父陆母满脸的仇恨,顿时就有些张不开嘴。

    哪怕到了这个时候,董兴胜依旧觉得自己是瓷器,瓷器不该跟瓦罐碰,他们家就算是不当官了,也是地方上的豪族,哪里能跟这等土包子硬碰硬,他这会儿也不敢发作,只得强挤出一个笑来:“贤伉俪这会儿心绪不宁,老夫回头再来拜访!”

    陆墨却是正色说道:“董老爷还是不要再来了,我爹娘年纪大了,受不得刺激,回头若是闹出什么事情来,反倒是不好,不如等大理寺那边开庭再说!”

    董兴胜之前没跟陆墨打过照面,只是听说过陆墨的存在,对这个坏了自家事的书童,恨得那叫一个咬牙切齿,如今瞧着陆墨模样,说话有条有理,顿时就知道,只要陆墨在,想要糊弄陆父陆母就不是什么容易得事情。他心中转悠着各种歹毒的念头,面上却是一副和善模样:“我们两家本来也就是一场误会,陆贤侄之事……”

    “我都说了,给我滚啊!”陆父一听他还狡辩说什么误会,这会儿只气得两眼直冒金星,要不是还残存着几分理智,恨不得从楼上跳下去将董兴胜打成肉饼。

    董兴胜见陆父眼珠子都红了,顿时不敢再吭声,胡乱拱手道了个别,拔腿就跑。

    陆墨这会儿看向了那传话的小二,不冷不热地说道:“小二哥,以后这董家再来找,就别告诉我爹娘了,要是我爹娘被气坏了,做出什么糊涂事来,也坏了你们客栈得生意不是?”

    闹了这么一场,原本躲在后头的掌柜也冒出来了,连声给陆家人赔罪:“这小二新来的,不懂规矩,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事了!”

    那小二被掌柜要吃人的眼神吓得一个哆嗦,顿时不敢吭声,老老实实跟着掌柜下了楼,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董兴胜来了这一次,陆墨就知道,董家人势必不肯善罢甘休,距离升堂还有好几日,住在客栈里,总会有被董家抓住机会的时候,陆墨便琢磨着,找个地方赁个房子再住下。他在京城待了这么久,一些有心人也告诉他不少事情,像是这等案子,本就不是一两天就能审下来的,

    就算涉案的人老老实实招供,也得走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流程,等到判决下来,说不定都几个月过去了!何况这等大案,谁也不想承担主要责任,到时候铁定会有人翻供,如此,还不知道要折腾多久。

    既然这样,自然是不能再住在客栈了,陆墨跟陆父陆母商议了一番,陆墨便出去找牙行赁宅子。陆墨手上没钱,他之前是有勋贵要看文官笑话,给他行了方便,让他住在衙门里头。如今陆父陆母过来了,他们来的时候就做足了准备,将能带的钱都带上了,甚至连地契也带上了,实在不行,就在京里把地卖了,儿子都没了,还要家产做什么!

    一听说陆墨要赁宅子,牙行那边也是消息灵通,当下就在甜水巷找了个宅子,甜水巷可不是在外城,而是在内城,附近住着的都是勋贵人家的族人,距离甜水巷不远,就是镇国公府。自从贾代善死后,荣宁二府没个能拿得出手的人,八公之中暂时就以镇国公府为首,这次的事情,现一等伯牛继宗就掺和了一手,总得叫圣上知道文官没几个好东西,圣上才愿意多倚重他们这些勋贵。

    有着牛继宗的示意,陆墨赁到的这个宅子,不仅地段好,还很便宜,里头家具灶台都很齐全。陆墨也知道这里头肯定有大人物帮了忙,但是他见识不足,又觉得自己不过是一个书童出身,等给少爷伸了冤,就带着陆父陆母回乡去,以后也不会有机会再来京城,因此干脆坦然接受,当天就雇了一辆车,去客栈接了陆父陆母,径直去了甜水巷。

    等到董家那边知道陆家居然从客栈搬走之后,只能是无能狂怒,他们如今名声臭的很,进内城可以,但是指望在内城赁房,那是想都别想。也没人告诉他们陆家住在甜水巷,内城那么大,他们得找到什么时候才能找到人,因此,只得暂时作罢。

    眼看着升堂的时间越来越近,董家人愈发慌乱起来。他们现在不仅是想要保住董元驹的性命,还得保住董兴业和董兴胜兄弟两个的前程,若是董元驹扛不住所有的罪名,其他人又招供了他们的参与,他们不光官职保不住,也是要被下狱问罪的。

    而大理寺那边,为了防止串供,已经不许人再进大牢探望,董家塞了不少钱,结果那些狱卒钱照收,却连东西都送不进去,只得干瞪眼。

    七月十九,圣驾回銮,七月二十,这在京城已经变成了传奇的科举舞弊案终于开审了!

    便是徒嘉钰和贾瑚,对此事也很有兴趣,早上用饭的时候,徒嘉钰就催着顾晓说道:“妈,你可安排好人去衙门那里打听消息没?”

    顾晓笑道:你都说了这么长时间了,当然早就安排好了,等着吧,等你上完课,就能听到消息了!●”

    徒嘉钰有些遗憾:“可惜现在不方便,要不然我还是觉得自己去看比较好!”贾瑚跟着就点了点头。

    顾晓也是深以为然,吃瓜不在第一线,总少了几分滋味。

    隆安侯夫人这些日子一直留在王府,毕竟,董家如今已经是穷途末路,谁知道他们脑子一热,能做出什么事情来,还是先在外头躲着吧!这会儿见女

    儿与外孙相似的神情,简直是又好气又好笑,女儿这都两个孩子的妈了,如今竟是越活越小,跟个小女孩一般。

    等着徒嘉钰和贾瑚一块去上课,隆安侯夫人就忍不住说道:“你也二十多岁的人了,如今怎么看着越发孩子气了,小孩子爱凑热闹,你也想去,叫外头人知道了,该怎么想你!”

    顾晓撒娇道:“妈,我这不是没去嘛!还有,外头人怎么会知道这事,我如今好不容易日子过得松快些,要再沉稳自持,等钰儿娶了媳妇,我当了婆婆再说也不迟!”

    隆安侯夫人见顾晓这副模样,顿时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只得叹道:“你啊!”心中却是补充道,也是命好!没了丈夫,就不要考虑妻妾之争,不用发愁中馈,也不用想着相夫教子,身边的人又都捧着她,这样无忧无虑之下,自然是越活越小了。

    想到这里,隆安侯夫人有些郁闷地转移了话题,说道:“这次最好直接将董家给打趴下,要不然的话,还有的烦心!”

    顾晓说道:“这次不光是科举舞弊,还有一条人命在里头呢!董家那边不活动,府衙那边不可能就这么把人给打死了!便是董元驹想要将事情都扛下来,那几个被董家坑惨了的人也不让啊!”

    隆安侯夫人瞧着顾晓这般说法,不由笑道:“我还当你越活越小了,原来也还能看清楚这些!”

    顾晓故作不满道:“妈,我都二十多岁的人了,也当过这么多年的家,难不成连这点道理都不懂了?”

    隆安侯夫人笑道:“你啊,之前憋屈的日子都给忘了!不过你之前说的也有道理,这天底下的事情,无外乎法理人情!董家两方面都触犯了,哪里还有好下场!不过,这地方上的乡绅这般能耐,只怕圣上回头也会有些动作才是!”

    隆安侯府在知道这个案子之后,就给老家那边写信,叫族人自查一番,若是有什么不法之事,该赔礼赔礼,该道歉道歉,再不济,找几个人将事情扛下来,不能正撞在圣上刀口上。好在顾家在浙西繁衍多年,是地方上的望族,虽说也难免也有土地兼并之事,但吃相终究要好看一些,并无什么欺男霸女,横行乡里之事。毕竟,顾家还要世世代代在家乡繁衍生息的,真要是吃相太难看,失了民望,回头遇上什么事情,顾家也要遭殃。

    当年改朝换代的时候,顾家就是因着自家的名望,那位顾家先祖还曾经上书减免税赋,这才能以浙西为基础,稳定后勤,供应军粮,安稳人心,最终才得以封侯。而那等兵荒马乱的时代,不知道多少为富不仁的地主劣绅被大批流民冲击,以致家破人亡。前车之鉴在此,顾家自然更明白与人为善的道理。这也是因为顾家这么多年在官场上都没有断层,要不然的话,光靠着耕读,也没法在地方上一直保持相当的影响力。

    这年头皇权不下乡,就给了下头缙绅相当程度的操作空间,地方上的官员想要治理一方,就得依赖这些缙绅,可以说是官绅共治,那些缙绅就算是有什么不法之事,只要压得下去,不闹到公堂上,那衙门知道了也会当做不知道,毕竟这年头官

    员的绩效指标看的不是什么破案率,而是发案率。没事那就是民风淳朴,路不拾遗,那就是大治,要是不时就有人报案,回头吏部审核的时候,这一项上直接给你打个下下,你的前途也就完蛋了!而若是出了什么事,很多官员为了结好这些缙绅,在判决的时候也会更倾向于他们,事后还能得到重谢。至于普通小民,没钱没势的,能给官老爷带来什么好处,谁管他们冤不冤呢!

    这等事情,其实上层也是心知肚明。朝廷口中的民,很多时候都不是底层的草民黔首,而是地主乡绅,朝廷想要安稳,大多数时候安抚的也是这个群体,至于最底层,只要在保证赋税的情况下不饿死就行。

    顾晓上辈子生活在新时代,这辈子开局就是侯门贵女,嫁人哪怕所托非人,可徒宏远再宠妾,祖宗家法在那里,也不敢灭妻,她根本不知道底层的痛哭与无奈,这会儿自然想不到那么多。

    隆安侯夫人其实也未必知道底层的艰辛,但是她却比顾晓经验丰富,出了这么一桩事情,圣上不大动干戈是不可能的事情,地方上的官员就算与缙绅有所勾结,近些时间也得收敛一些,甚至为了升官发财,还得先找出几个民怨比较大的劣绅地主出来,当做晋身之阶。可以说,接下来的半年乃至一两年,这都会是吏部考察的重点,董家就算是这次没事,回去也会被当地的官员当做典型给揪出来。死道友不死贫道,哪怕是董家那些姻亲,为了自保,也会立刻与董家切割,可以说,董家如今就是跳梁小丑,再如何上蹿下跳,他们的结局也已经注定了。

    果不其然,当日开审的时候,受审的正副主考,学正知府,都异口同声,将事情都推到了董家头上。

    总之一句话,大家都承认自己犯了错,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受了董家的威逼利诱。

    这一点直接打了董家一个措手不及,被当堂指出参与行贿的董兴业和董兴胜立刻就被收押,他们也慌了手脚,顿时就狗咬狗起来。!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0_10795/3807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