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庶女亦安 > 第 88 章 复旨
    亦安带陆氏来到偏厅,熟练地吩咐侍女上茶点,落在陆氏眼中,亦安这分明是在郡王府混熟了。

    陆氏心中庆幸,幸好亦安是奉圣命而来。陆氏只盼日后莫要再与此类事有所牵扯,所谓登高必跌重,宁肯舍了这份富贵,也不要搅进这一滩事里。陆氏是做过女官的,心里对宗室和勋贵家里那点子事门儿清。

    有些人家是传承久了养出富贵习气,这倒算是好的。有些人家,那阴私事根本就不敢往外道。

    眼看着亦安游刃有余,陆氏便放下心来,便也没嘱咐旁的,只让她照顾好自己,有事便送信回去。

    谁也没有想到陆氏会专为亦安跑这一趟,亲生女儿也不过如是。

    亦安送走陆氏,又回到灵前,继续操持奠仪。

    本来事情好好儿地,永襄郡王妃的大殓操办停当,眼看就要到出殡的日子,却突然斜刺里蹦出一个人来,差点儿让亦安多日操持功亏一篑。

    出殡前两日,永襄郡王妃生前最为倚重的韦女史来寻亦安。

    “尚书,奉国中尉府那边派人来信说,府里这月的俸米还没送过去……”韦女史素来精明干练,这会子却明显有些犹豫。

    这里提一嘴,本朝宗藩条例,无论是亲王郡王还是各级宗室,都是由宗人府发放禄米,一般都是按月支取。据宗人府官员说,这是老祖宗手里传下来的规矩,为的是防止出现有宗室饿死的惨剧。

    来吊唁过的宗室,亦安心里都有个大概印象,奉国中尉府更是数不胜数的存在,不论是哪支宗藩,都会传下来几个。

    而能让韦女史这般犹豫的,只有一家。

    那便是永襄郡王的生母,原安王一系的最后一位奉国中尉的侍妾。

    因永襄郡王世子出生时那位奉国中尉已然过世,且已有过正室和继室夫人。故而永襄郡王世子的出生,并未给生母带来名分上的晋升。

    而在世子过继之后,永襄郡王妃上疏圣人,愿以辅国公夫人的份例供养世子生母,只是名分上仍是奉国中尉侍妾,并未得到任何晋封。

    所以现在名义上安王一脉,现只有永襄郡王府一个支系。

    而正是由于这份特殊,世子生母现在所享有的份例,一直是由永襄郡王妃私人所出,并不走宗人府的账。

    “我依稀记得,先前看宗人府的账目,每月给那位好似是按时拨给禄米的?”亦安望向韦女史,语气略有疑惑,但目光却是肯定的。

    先前亦安在宫里,除却替楚贵妃襄理宫务外,也看过内务府宗人府理藩院的账目。虽则内务府和理藩院是交给两位亲王打理,但圣人并不是全然不顾的。尤其是圣人亲自掌握的宗人府,更是重中之重,所以亦安对宗人府报上来的账目格外清楚。

    不过亦安也只是清楚而已,至于宗人府是否是按着账目发放各府禄米,这却是亦安管不着的事。亦安只能保证圣人垂问时报出具体的数目,而不是去宗人府核查是否属实。那便是越权,不仅会得罪宗

    人府的官员,在圣人面前也不好交差。

    所以现在的情况很有意思,要么是宗人府克扣了这位的份例。虽则奉国中尉已然过世,但这位毕竟生育了世子,有些规矩是可以松一松的。现在奉国中尉府只有她一人居住,便是拨给禄米,一月也不过几石米而已,宗人府是圣人亲掌,不至于连这点都要克扣。

    韦女史望向亦安的目光满是赞赏,“尚书好记性,宗人府是如数拨给的。”所以说,即便永襄郡王府这边因事断了给那边的供给,那位也不会没饭吃。再者,永襄郡王妃这些年都是按着辅国公夫人的待遇给那边禄米,难道一纹银两也没有攒下来不成?

    亦安想了想,决定还是不搅和到这摊浑水里去。

    既如此,那便按照王妃生前的安排,把这个月的禄米送过去。至于往后,等世子身子好转,便请世子自决之。[”说到底那位是世子亲娘,和亦安素无干系,对方是个是什么样的人物,亦安无意点评。

    现在是永襄郡王妃的丧期,亦安只管把郡王妃的身后事办好,这些自然有该操心的人去处置。至于那位为什么会派人过来传这个话,亦安一点也不想知道。即便世子生母想要搞事,也不能打着这个由头来。

    亦安心里已经有了预感,这件事恐怕不会这样平静下去。那边有郡王妃生前派去的人主事,现在这样,不是已经对那位表了忠心,就是过世的郡王妃已然压制不住这位世子实际上的亲娘。

    韦女史显然也是这个意思,只是目前名义上主事的人是亦安,调拨王府财产也得经过亦安的手。

    现在只要平平稳稳度过丧期,比什么都重要。

    于是当日下午,在王府进行丧事时,亦安调拨出一队人马,把这个月的份例送到奉国中尉府,经办这件事的人正是韦女史。

    而没等过上两日,那边果然如亦安所想,再次闹出事端来。

    出殡前一日,嘱咐过韦女史对那边多多留心的亦安,便见到了面有急色的韦女史。

    “尚书,那位过府来,说是要拜祭郡王妃。”都不必韦女史细说,亦安就能品出来其中深意。

    拜祭?谁拜祭?说不好听点儿,那位现在也还只是原奉国中尉的侍妾。上门拜祭?无有品级无有诰命,拜的哪门子祭?

    说那位用心不良倒是有个说法,无非是趁着郡王妃新丧,想借着世子生母的身份搞点事情出来,最好能让朝廷认下她这个世子生母,也过一把王太妃的瘾。

    “人现在到了何处?”亦安两日前便猜测那位必有后招,让韦女史多多留心,最好安排几个人沿途守着。

    “说是已经出了中尉府,往咱们府里来了。”韦女史一着急,把亦安也当成了郡王府的人。谁让亦安现在主事,韦女史没把她当成王妃本人就不错了。

    这样说来,原先郡王妃派去的人已经不足以压制这位世子生母。想来也是,郡王妃再有名号,如今也是管不了事。可这位却还活着,又有一个即将成为郡王的儿子,哪头重哪头轻,趋利避害本就是人之本能。

    亦安垂眸,看来那位是连永襄郡王妃的丧期都忍不过去,现在就想来要个名分。这确实是最好的时机,碍着郡王妃丧仪,这里谁会和她硬顶?她到底是世子生母,便是无人顾忌这位,也得顾忌日后的永襄郡王。

    想了片刻,算了算教程,亦安便对韦女史说,“这件事已不是你我能管的,随我去见舞阳长公主殿下。”没错,舞阳长公主这几日依旧在郡王妃灵前。

    亦安不想介入这种事情中,她原本只是圣人派来主持丧仪的特使,并不像掺和进永襄郡王世子的家事中去,这是两头不讨好的差事。

    索性现在有比亦安更有资格处置这件事的人在,亦安直接带着韦女史去找舞阳长公主。

    听完亦安轻声回话,舞阳长公主眉头一皱,森然道,“永襄身后大事,岂容她这样放肆?!”那位但凡真心实意来拜祭,就不会选在出殡前一日,这不明显来搞事的嘛?

    说完这个,舞阳长公主当即斥责韦女史,“你是永襄生前最为信重的人,怎么连这点子事都处置不好?她一个没有品级诰命的侍妾,如何能指使动那一府里人?”还不是永襄郡王妃离世,那位又是世子生母,大家都是干差事领俸禄的,自然不愿意开罪那位。不看僧面看佛面,永襄郡王世子再不得势,那也是日后板上钉钉的郡王,发落府里人,还是有这个权力的。

    舞阳长公主让韦女史带人半道拦住,让那位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还对韦女史道,“你且用心办差,便是世子容不下你,本宫的长公主府,还是有你一口饭吃的。”这便是舞阳长公主,便是指使人做事,也会给对方留出退路来。若是舞阳长公主什么都不管,只吩咐韦女史做事,便是碍于身份韦女史不能说什么,也不会这样尽心。

    有了舞阳长公主背书,韦女史领着府里人风风火火拦人去了。郡王妃生前待她不薄,替王妃争一把身后安宁,韦女史是乐意的。便是没有舞阳长公主那句话,她也是宫里出来的女史,还怕日后没有饭吃?

    因为亦安的先见之明,所以事情并没有演变成话本子里的那样,世子生母大闹世子嗣母灵堂。

    舞阳长公主吩咐完韦女史,转头说起亦安来,“你这性子也太和软些,这样的事何必来回我,自己做主就是……”话说一半,舞阳长公主蓦然地想起亦安只是宫中女官,虽有品级,但也只是圣人使者,并不能干预各府家事,便止住话头,只说让亦安好生主持丧仪,此类事有她做主。

    亦安轻声应下。

    除过这个插曲外,永襄郡王妃的丧礼再无人打扰。

    出完殡后,永襄郡王妃的灵柩在皇家道观停灵,等着吉日一到,便和永襄郡王合葬。

    亦安于是回宫交旨复命,等着合葬那一日再来主持仪式。

    圣人问过亦安一回,便让亦安下去歇息。

    安王为先皇后几人修建的观宇即将完工,亦安又有一桩差事,在观宇完工时,她要代表圣人前往初祭,日后殿前供奉祭品,便由宫中拨给。

    看在安王已经出了二十多万金的份儿上,圣人并没有让安王再出这一笔银子。

    亦安在宫里躺了两日,便接旨往宫外去查看工程进度。

    与此同时,亦安兄长尚仁为先太子所修实录也即将完成。本朝新科状元在翰林院供职,新进一篇治理地方杂务疏,圣人看后龙颜大悦,加封其为翰林院侍读学士。!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0_10608/3776142.html